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最后莺声

你 为什么不能留一留 留一留
你 为什么还是说要走 说要走
我难道不体贴 我难道不够温柔
痴心泪 不断地流 请你为我留一留
你要走 你不肯留 也该待我醉后
你 为什么不能留一留 留一留
斟上一杯苦酒 请你为我留一留

这首歌叫做 [请你为我留一留],是吴莺音1983年应百代公司之邀,再度复出的后期歌曲。这是吴莺音的最后一张专辑,叫 [您们好,我是吴莺音],也代表着吴莺音从歌的第三阶段。这个专辑收录了十二首歌,除了有一首 [微风,我少不了你]由李七牛(即黎锦光)作曲之外,其他作者皆属当时在香港当红的音乐人顾嘉煇和黄霑等。陈蝶衣虽还健在,但却没有参与作词。

这十二首歌为吴莺音的歌迷带来一阵欣喜,因为自从1957年吴莺音返回上海以来,她便在歌坛上销声匿迹,没有听到她有新的作品。不过,这阵欣喜只是短暂的,这批歌曲都没有流行开来。吴莺音赖以成名的鼻音歌喉,在这第三阶段已经消失了,唱腔比较开朗,却得不到年轻一辈的支持。顾嘉煇,黄霑和卢冠廷的曲子保持水准,却好象与吴莺音的一贯风格配合不来。黎锦光算是尽力了,[微风,我少不了你] 抒情中见开朗,而且,歌词也和自然景物相配合,同早期歌曲 [露珠和蔷薇] 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一保持以往幽怨调子的就是上面的那首 [请你为我留一留],算是整张专辑里最得我心的一首歌。它由李瑞成作曲作词。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为吴莺音效力的歌曲就只有这一首。在2008年的静婷五十年演唱会中,吴莺音出任嘉宾时,就选唱了这首带点惆怅的曲子,是历来演唱会中,她唱过的最新歌曲,可见曲子在她心中的分量。

顾嘉煇为专辑作了四首歌:[唱出新希望],[送别],[何日再相见] 和 [总有一天你回头],都由其姐顾媚作词。在白光最后灌录的歌曲里,顾媚也曾经为白姐作词兼伴唱,显得她很珍惜同这些前辈合作的机缘。其中以 [总有一天你回头] 给我印象最深。

黄霑一手包办曲词,献出了 [点点雨] 和 [南北两条线],可惜,广东味相当浓,尤其是后者。卢冠廷的 [送我一枝胡姬花] 也没有他后来的 [再回首] 动听。秋吟作曲,秋颂作词的 [花间人间] 和 [秋湖] 大有石破天惊之势,不知道一吟一颂是否同一个人?

在没出这张专辑之前,吴莺音曾经在1981年为一部上海拍摄的影片 [七月流火] 演唱插曲,留下了一首英文歌 '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s' , 相信有很多人没听过。

1983年,录最后一张专辑时,算算吴莺音已是61岁了。1984年,她移居美国,闲来教学生唱歌,但对歌唱生涯的热度还未消退。步入九十年代,她先同静婷,崔萍,刘韵以四大巨星的姿态,呈献了一个成功的演唱会。几年后添食,再同静婷,刘韵,蓓蕾合作,一样叫好。她不只在香港唱,还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国各处献艺。间中也应邀回到中国作晚会嘉宾。

过后,在多次的静婷个人演唱会中,吴莺音成为必然的嘉宾。在这些演唱会里,吴莺音不但唱她自己的歌,也唱别人的歌,如[夜来香],[香格里拉],姚莉的 [秦淮河畔] 和 [永远守着他],甚至新歌 [一起唱过这首歌]。她也唱一些她本人比较冷门的歌曲,如 [楼台会] 和 [请你为我留一留] ,让听众知道她除了招牌曲之外,也唱过这些不常听到的歌。

我最后一次看她的演唱会光碟,是她在2008年在香港为静婷作嘉宾。当时,她已是85岁高龄,可是,还能够唱出象[我有一段情] [请你为我留一留] 这种使人动容的歌曲。我看了实在非常感动。在她的歌唱生涯中,她从来没有给我乱唱的感觉。和她见过面之后,我更为她的贵妇巨星风范所折服,皮肤白皙,雍容华贵,难怪她能屹立歌坛数十年而不倒。她以 [我想忘了你] 起家,可是,如此歌声,如此风华,又叫人怎能轻易忘得了呢?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吴莺音中期的香港之歌

假如在上海时期的吴莺音有众星拱月之势,受尽名音乐人刘如曾,李厚襄,严折西和姚敏等的宠幸,那1957年当她初临香江,再度涉足歌坛时,她只能全力依赖在上海时早就同她结缘的姚敏。至于李厚襄则身在另一家公司,未能合作。

阔别歌坛十年左右,吴莺音虽从事广播,不曾真正离开这个圈子,可是,谁也估计不到她重灌唱片的成绩到底会如何。吴莺音就以 [郎如春日风] 一曲掀开她歌唱生涯的第二阶段。

吴莺音在上海甚少灌录电影歌曲,可是,到了香港,正值歌唱电影大红大卖之际,吴莺音未能免俗,唱了好些电影插曲。[郎如春日风] 便是钟情主演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原曲本是李厚襄在上海为白虹所作的 [郎是春日风]。当时,钟情的歌唱电影多取材自流行的旧歌,如 [桃花江] 和 [特别快车] 等。姚敏把旧歌改编一番,以新歌的姿态出现。[郎如春日风] 与 [桃花江] 等如出一辙,也是把旧曲稍作添减,结果这首新曲大受欢迎,吴莺音乘着春日风,扶摇直上。

这部电影还有另一首插曲 [醉酒],同样由吴莺音灌唱。这首歌有古色古香之美,气质独特。歌名使人想起 [贵妃醉酒],其实,钟情演的是一名青楼女子,不是贵妃。吴莺音第一次来新加坡,为静婷的演唱会作嘉宾,接受访问时,曾说她最喜爱的歌曲是 [醉酒],理由是它是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的确,[醉酒] 是很高贵典雅的曲子,与一般流行曲格调不同。不过,也是一首很难唱的歌。因此,它到今天都不算很流行。

[郎如春日风] 是一部纯粹歌唱的民初喜剧,每个角色都要唱歌,一些合唱的部分,听得出有邓白英。钟情独唱的部分则由御用的姚莉担任。灌成唱片的就只有上述两首,公司或可以说姚敏安排了吴莺音灌唱,因此,要听姚莉唱这两首歌,唯有找旧影片来看了。

与 [醉酒] 有同样古典的风格的,还有一首从上海越剧改编而来的 [楼台会]。吴莺音本是上海人,在从歌后,她不但逐渐接受正统声乐训练,还去学演越剧。五十年代中,范瑞娟,袁雪芬演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风靡了各地观众。吴莺音于是便被安排灌录一首很具越剧味道的 [楼台会]。在一次静婷演唱会中,吴莺音现场呈献了这首歌,可见她对 [楼台会] 有很深切的钟爱。

另一部与吴莺音攀上关系的电影是严俊为国泰拍的,由丁皓演的影片 [野姑娘]。当年丁皓还算新人,国泰让她跟严俊拍了 [天作之合] 和 [野姑娘] 两部影片。前者,丁皓演李丽华的丫环。后者则明显希望丁皓能如林黛那样,以演村姑成名。可惜,丁皓的潜质有限。严俊试拍二片之后,就打退堂鼓了。在 [野姑娘] 中,女主角的歌分由三个人去灌唱。张露唱 [野小子],丁皓本身唱回一首俏皮的合唱曲,与江宏对唱的 [鸳鸯桥下两相亲],吴莺音则独担两首,很抒情的 [等情人],还有一首活泼的 [爸爸说我没法嫁],由江宏帮腔念白。

1957年,林黛为邵氏拍了一部 [春光无限好],由李翰祥导演。同名的主题曲也成为吴莺音的歌曲。由于歌名寓意吉祥,此曲常在春节期间播出。吴莺音的春节歌曲还包括唯一出自黎锦光手笔的 [南风]。理由无他,歌曲的首句 [南风吹来暖洋洋] 便带来一片浓浓的春意。

吴莺音第二阶段的歌曲,多由姚敏作曲,陈蝶衣或李雋青作词。精彩的非电影歌曲包括开头有点象 [初恋女] 的 [美丽的归宿],有西洋风味的 [奇怪的晚上],具小调性质的 [花开等你采],[送郎],[送郎一朵牵牛花]和俏皮的 [小猫咪]。

也许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其中一首 [我有一段情] 竟然脱颖而出,成为吴莺音的招牌曲之一。这是陈蝶衣为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词,感情浓郁,引起听众的共鸣。当然,姚敏的曲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因此,这首歌日后走红的程度竟然盖过了 [郎如春日风],一班后辈都争相演唱。

姚敏的另一首 [等情人] ,也属于抒情极品,不论曲或词,都是佳作。由江锦作曲,李雋青作词的 [风流债] 则是轻快的旋律,幽默的歌词,难怪也曾流行一时。

吴莺音的合唱曲一向不多,在香港期间,她只同江宏合唱了一首由民间小调改编的 [小两口问答] 。虽然旋律传统,不过,由他们两人唱来,颇具新鲜感。

一口气录了约二十首歌,吴莺音由于家人还在上海,没在香港停留,匆匆地又回国了。她留下的这批歌曲,不乏流行至今的。她这个阶段的唱腔减少了以前的鼻音,听起来较初期爽朗,吐字也比较清晰,跟初期有明显的不同,但受听众欢迎则一如既往。这一别又要等到八十年代才能再见了。

吴莺音早期的上海之歌

2008年,还看到她为静婷在香港举行的演唱会作嘉宾,唱了她的经典之一 [我有一段情] ,每一次登台都逃不掉的 [明月千里寄相思] 和特别叫人难忘的后期歌曲 [请你为我留一留],还有与静婷二部合唱的 [永远守着他],想不到没隔两年,她便永离我们而去。是的,以鼻音把我们带进一个时而幽怨,时而轻快,但却永远都属于她自己的音域世界的吴莺音,终于在2009年12月17日离开她不轻易言别的听众与舞台,于岁暮时刻给人留下一丝惆怅。纵然已达八十七高龄,还是令人有无限的不舍。

1946年,吴大姐为百代灌录了她的首张唱片 [我想忘了你]。啼声初试,马上轰动整个上海歌坛,唱片销路盖过了一些如周璇和姚莉的大红人。接着而来的歌曲,一首比一首猛,其中包括她的招牌曲 [明月千里寄相思],[岷江夜曲],[断肠红],[大地回春] 等。[明月千里寄相思] 是音乐和戏曲大师刘如曾以金流的笔名发表的。他的其他名作是白虹的 [醉人的口红],屈云云的 [我为你歌唱] 和 [自君别后],周璇的 [晚安曲],梁萍的 [春来人不来],黄飞然的 [热情的眼睛]和陈娟娟的 [游子吟]。吴莺音另一首名曲 [清明的月] 也出自他的手笔。刘如曾后来专攻越剧,五十年代到处打破卖座记录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便是他的力作。

吴莺音嗓子尖细,同她的艺名 [莺音] 真的太吻合了,是 [莺] 的声音。[明月千里寄相思] 由她唱来,透出了怀人的思念。带着鼻音的歌喉,让人起了无比悲凉之感。再加上配乐中的萧,把哀怨的旋律加重了,难怪此曲能与吴莺音并存,历数十年而不衰。后来,这首经典尚被搬进广东粤剧中,在名伶麦炳荣,凤凰女的名剧 [凤阁恩仇未了情] 中大放异彩。

吴莺音原名吴剑秋,一说是吴健秋,无论如何,选择莺音作为艺名是绝对明智之举。带着呖呖莺声,唱起如 [夜莺曲] 这样的歌,试问有谁会比她更合适呢?

凄凉的歌不只一首,象 [月落乌啼],[断肠红] 和 [空帏残梦] 都有它们独特的哀怨地方。[断肠红] 也是被改编成广东小曲的成功例子。原装歌曲在大约十多年前的一部由黄日华,苏杏璇主演的电视剧集 [义不容情] 中被整首地拿来当配乐,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深。曲子是庄宏(即严折西)的作品。[空帏残梦] 则是被忽略了的姚敏佳作。吴莺音在上海时期曾与姚敏合作多首歌曲,如贺岁名曲 [大地回春],[玫瑰我为你陶醉],[江南之夜] 和 [夫妻相骂]等,奠定了他们日后在香港的紧密合作。[空帏残梦]属于哀怨的系列,可惜歌词没有重唱,欠缺了深入人心的条件。[江南之夜] 则是气质迷人的歌曲,要多听几回才能领略它的美感。

说到哀怨的歌曲,不能不提李厚襄(即侯湘)为吴莺音所作的 [听我细诉]。这也是莺派的招牌曲,唱来如怨如慕,使人百听不厌。吴莺音是在白光和龚秋霞主演的 [柳浪闻莺] 中客串上镜演唱。在银幕上现身,似乎只有这一次。不过,李厚襄则不止一次为吴莺音缔造奇迹。写景最细致的 [岷江夜曲],写物寄意的 [陇上一朵玫瑰],具时代气息的 [莽莽神州],借月抒怀的 [秋华月满],写情最感人的另一首经典 [恨不钟情在当年],都由李厚襄所作,可谓首首动听,曲曲迷人。

在上海时期,吴莺音较少唱电影歌曲。除了为 [柳浪闻莺] 客串唱 [听我细诉] 之外,另一首电影歌曲是 [红灯绿酒夜],来自电影 [粉红色的炸弹],这部影片,资料缺乏,但是,歌曲却一直流行至今,而且歌词具文学意味,也写出了时代背景,是吴莺音的又一经典。此曲由黄元之作曲,韦天作词。

莫以为吴莺音只能唱悲歌,她的轻快歌曲同样出色,不然,她不会唱得出每逢贺岁必定听到的 [大地回春],还有 [湖畔情侣],[萍水相逢]和 [好春宵] 这类有喜感的歌曲。

合唱歌曲对吴莺音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在上海时期,只有一首 [夫妻相骂],是与姚敏和逸敏合唱的。三人同台,可算是别开生面,而最特别的是吴莺音唱的是二房东的角色,你怎么想都想不到吧!

根据唱片公司的资料,当姚敏灌录 [田园之歌] 时,吴莺音曾和姚莉,白虹等作和音,但后来吴大姐来新加坡登台,接受我的访问时,却否认了这件事,究竟谁对谁错,至今成为疑案。

另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吴莺音有两首歌是以 [吴小莺] 的艺名出版的,一首是 [长城怨],另一首是 [梦中相逢]。前者是用 [四季美人]的旋律,后来曾包含在百代出的吴莺音专辑中。后者则不见了踪影,作曲和作词者皆不详。吴大姐没有否认吴小莺就是她,可是没有说明为什么会用上另一个名字。吴莺音在 [梦中相逢] 里的歌声相当稚嫩,还未形成后来的幽怨风格,乍听起来,不能马上认出是吴莺音,也难怪最终没有收录在吴莺音的几张专辑中。

吴莺音出道时,上海歌坛已经充斥着红星,但她却能异军突起,转眼便登上上海七大巨星之一的宝座,可见她受欢迎的程度。她和其他巨星一样,都遇上一批音乐根底深厚的作曲作词人,为她们作出耐听的歌曲。吴莺音本身在1946至1948年期间,一口气灌录了差不多三十首歌曲,几乎全是传世之作。但吴莺音较为特别的是上海时期只不过是她的歌唱生涯的第一阶段。到了1957年,很叫人惊讶,她竟然能得到批准,到香港去灌录另一批同样叫好叫座的唱片,构成了她从歌的第二阶段,使她的知名度得以延续,这难道是她的运气特别好吗?

Wednesday, December 2, 2009

石慧之歌

长城,凤凰演员中,除了龚秋霞,陈娟娟和陈琦早在上海年代已开始灌录唱片之外,在香港从影时期中,有唱片问世的只有石慧和刘恋两人。刘恋多演反派,风情戏尤其一流。她的华语并非十足的北京腔,带一点儿上海口音。她唱过的歌,我只听过三首,其中最常听到的是民歌 [祝英台]。此曲只有 [祝英台] 一个名字,没加进梁山伯。曲子也只是借人物的名字作个比喻,同梁祝的故事无关。后来,我也听过由葛兰唱的版本,是一样的歌曲,以流行的深远度来看,当然是葛兰占优势。刘恋也唱过 [扁担歌] 和 [妹子进城来],都属于民谣风的歌曲,流行度比不上 [祝英台]。

老牌导演卜万苍所发掘的泰山群星中,有两员善唱的大将,一是葛兰,一是石慧。两人都是一进入影坛,便被拉去灌录唱片。葛兰先灌录了两首难度很高的歌曲:[初恋] 和 [湖畔女郎],也唱了一首由当时很流行的英文歌曲 ‘Begin The Beguine' 翻译过来的 [舞步轻盈]。不久,便让百代罗致,唱了很多叫好叫座的歌曲。石慧则以清纯的少女神韵,录了以下几首轻快的歌曲:

1 万紫千红迎春风

2 春风

3 莫负了春

4 小钢琴

5 城市之光

6 人间天堂

7 黄河颂

这些歌曲当中,除了 [春风] 被列为 [儿女经] 的插曲之外,无一来自石慧演的影片。从歌词看,[万紫千红迎春风]是贺年歌曲。以流行度来说,[小钢琴] 居首位。[黄河颂]则有一位男声伴唱,至今还弄不清是谁。

石慧的第一部影片[淑女图],本来就有一首歌曲红了起来,那是片中由石慧的角色唱的[你不要怕],姚敏作曲,李雋青作词。当时影坛还没有清楚地划分左右,因此,石慧也唱过姚敏的作品。一般以为,唱片公司应该乘胜追击,马上让善唱的石慧灌成唱片,可是,影片公司,唱片公司都没有这么做。后来,歌曲红到了南洋,当时在新马长驻献唱的上海歌星李晶洁,顺手拾了个热煎堆。因此,现在能够听到的 [你不要怕],都是李晶洁的版本,配乐不怎么精彩,如果由石慧及时亲自唱出,应该是不同的局面,可惜因缘错过了,永不再来,石慧后来改唱文艺歌,象 [你不要怕] 这类分量轻的歌曲,相信她也不会再沾了。至于李晶洁,歌唱生涯到了一半,突然发生事故而逝世,比起与她差不多同期的方逸华,真是同人不同命。

石慧只为泰山拍了一部 [淑女图],不久便加入长城,与夏梦,陈娟娟,平凡,刘恋合演了 [一家春],片中也有一首好歌 [故乡],是五十年代学生出外郊游时最爱唱的歌,直到今天,还很流行。长城当时没经营唱片业,把歌曲交了给别的公司灌录,演唱者是两位从中国南下的柔云和张伊雯。这首歌由两位女声合唱,在当时甚为罕见。黑胶唱片,一面一首歌,[故乡] 背面,柔云和张伊雯添食,再合唱一首 [泪落衣襟]。当然,流行度远比不上主打歌。张伊雯现已仙逝,柔云则已回国多年,近况不详。

[一家春] 是描写两个女儿与后母之间的相处。夏梦演后母,陈娟娟和石慧演女儿。陈娟娟当时仍演少女,不过,已经没有四十年代的锋头,也可以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都被夏梦,石慧这帮新人盖过了。石慧在长城自始至终只跟夏梦合作过两部片子。[一家春] 之外,另外一部是古装片 [孽海花],石慧是演夏梦的婢女。与夏梦在两部片中配搭的男主角都是平凡。

石慧早期的另一部担戏之作 [百花齐放],也有平凡,不过是演反派。该片的年轻生角是后来成为导演,李嫱的夫婿胡小峰。这位演员出身的导演,刚在2009年10月逝世。石慧演一个被生母遗弃的少女,后来生母回来与她相认。演生母的是唐真,后来改行,当了空中小姐。葛兰拍的 [空中小姐],她受邀现身说法,客串演了空中小姐的教练。[百花齐放]有两首歌曲留下来,一首是李厚襄作曲的 [卖花歌],还是由张伊雯灌唱。另一首 [从今起],片中由唐真唱,后来灌唱的是龚秋霞。

石慧还有一部影片有唱片出版的,那就是 1955 年拍的 [视察专员]。这是根据俄国舞台剧改编的,不少港产影片都依照这个故事,拍完又拍,乐此不疲。合作的演员有平凡,刘恋和江汉的父亲姜明。片中插曲 [跟谁去商量] 由长城自己出版,请来张露灌唱,张露没敢用本名,只用化名陈露为长城录歌。这件事到很多年之后才敢揭露,为歌影坛留下一段佳话。

石慧的影片中,本来还有很多部都有歌曲的,可惜,都没录成唱片。石慧留下来的歌声,仅限于以上几张寥寥可数的唱片。1960年代初期,长城曾派遣夏梦,石慧,傅奇,陈思思等大将,到新加坡政府大厦草场作公开演出。石慧以她嘹亮的歌声,唱出花腔女高音的经典 [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艺惊四座。后来,[银星艺术团]来新演出,她再度登台表演。她的歌声,她的技巧,都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纵然,光阴已经悄悄地滑过半个世纪了。

Tuesday, November 24, 2009

石慧和七姐妹系出同门

提起石慧的名字,马上会想起 [长城二公主] 的绰号。由于她很早就加入长城,使人以为她是长城发掘出来的。其实,她原本出身于 [泰山公司]。发掘她的人是老牌导演卜万苍。石慧从影的处女作是 [淑女图],又名 [钓金龟],俗气极了,最后取名 [淑女图],就高雅多了。故事说的是三个女儿选择对象,结果都不合父亲的意。石慧演的是最小的女儿。跟她对手的小生是鲍方。若干年后,鲍方竟然在 [笑笑笑]里,演石慧的父亲,有点出人意表,也显示鲍方的戏路宽广。

演大女儿的是郑玉茹,是导演卜万苍的夫人,多数在丈夫导演的片子里担任配角。跟她搭配的男演员吴景平,后来成为长凤的甘草,也是女演员裘萍的另一半。

二女儿由欧阳莎菲出演,说来也挺叫人惊讶,因为她当年还属于四大名旦之一,何解会接下这个算是配角的戏呢?而且,看得出,影片是力捧新人石慧的。她怎么会自降身价呢?也许她老早就立定主意,要专攻老旦这条戏路了,所以就一早为自己铺好后路。在戏中与她结成一对的是惯演小人物的吴家骧。他后来加入电懋,演的戏很多。电懋还给他机会当导演,拍了一部改编自印度影片的 [人之初]。电懋转弱之后,他也进了邵氏做导演,不过一直未能攀上大导的宝座。

剧中演父亲这个中心人物的是生就一张反派脸的洪波,在这里却演正面人物。洪波予人印象最深的还是 [清宫秘史] 的太监李莲英,样子一摆出来就有那个味道。演慈父对他来说是个考验。时至今日,以上这四位男演员都告别人间了,时光真的不留人。

至于演母亲的则是在长凤多演风情戏的刘恋。总的来说,[淑女图] 的演员编排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但这部戏却让石慧一炮而红。石慧外型清丽脱俗,出道时,年纪很轻,少女戏绝对讨好。当时。影坛缺乏新面孔,欧阳莎菲,周曼华已成少妇,陈云裳已退休,龚秋霞是老旦了,陈娟娟也渐失光彩,白光到了日本,不玩儿了,总不能单靠一个李丽华吧!因此,长城发掘了一个夏梦。石慧也异军突起,让卜万苍给捧起来了。还记得当年时兴的月历牌,十之八九都采用石慧的玉照,其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卜万苍不愧为一代名导,一手提拔了石慧,还独具慧眼,造就了 [泰山七姐妹] 。石慧拍完处女作之后,便加入长城,迅速被冠上 [长城二公主] 的称号。不知者还以为她出身长城,没想到,她和 [七姐妹] 师出同门。[七姐妹] 为香港影坛添种新苗,葛兰,李嫱首先脱颖而出,以[冲出云围的月亮] 和 [恋春曲] 担任主角。过后,钟情和刘亮华也分别以歌唱片 [桃花江] 和 [多情河] 称红影坛。论功绩,不能不记上卜万苍的一笔。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张冲初谱凤求凰

1957,58年左右,邵氏父子继赵雷,张扬之后,再捧出另一位有俊秀外型的小生,那就是身材高挑的张冲。他的第一部影片是以农村为背景的歌唱片 [凤求凰]。带他的花旦是当时邵氏的两位当家女星之一石英。故事离不开少女反对父亲安排的婚姻,最后终能与心上人结成佳偶的框框。

演员阵容以几位甘草王莱,高宝树和杨志卿押阵。王莱当时还是自由身,很多独立公司的影片都爱找她,名作不少,包括 [长巷],[还珠记]和[满庭芳]等。在 [满庭芳] 里,她还第一次以三十出头的年纪扮演一个老态龙钟的祖母,开拓老旦的戏路。插曲 [老古董] 还是特别为她的角色唱的,这是方静音早期的名曲。

杨志卿则多数出现在邵氏的影片中,算是能演,不过,念对白时,嗓门稍嫌高了些,听多了,就会觉得生硬。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街童] 的演出,他揪着刘茜蒙打的那场戏,的确大快人心。

石英演的角色是个有点家世的小姐,身边有个下人的。演的人是丁好。她是白光从日本带回来的新人,与乔宏是一对,算是白光的金童玉女。本来的艺名是丁皓,同电懋要捧的新人,艺名闹了双胞。起先就以大丁皓,小丁皓为分别,后来,大丁皓终于改名,叫丁好。但丁好的星运并不好,除了白光的片子之外,她就只演了 [凤求凰],葛兰的 [六月新娘],林翠的 [千金小姐] 和李湄的 [女大十八变],一直红不起来,跟乔宏比,差远了,后来就默默无闻地息影了。至于另外那位丁皓,也好不到哪里去,失去了在电懋的靠山之后,被迫转到粤语片圈,后来更因婚姻失意,在美国自杀了。

[凤求凰]是一部喜剧,插曲很多,也可以说是歌唱片。插曲都由李厚襄作曲,灌成唱片后,分由韦秀娴,崔萍和顾媚演唱,男声则用黄飞然,与 [蓬莱春暖] 是同一阵容。影片采用莲池为背景,因此,有好几首插曲都以[莲]为主题,包括韦秀娴和崔萍合唱的 [采莲谣],韦秀娴独唱的 [搬莲蓬]和[莲子心里苦]。韦秀娴还有一首 [老糊涂],是埋怨父亲的歌。崔萍独唱了一首 [报喜],常在新年间播放。顾媚和黄飞然合唱了两首歌 [并蒂花] 和 [同登程]。

张冲是邵氏在五十年代造就的第三位小生,但当时公司没有安排他和另一位当家花旦尤敏合作,大概是张冲太过神高马大,同尤敏的娇小玲珑,不大配衬。尤敏后来在电懋也绝少和乔宏同台,[快乐天使] 就看得出两人不论气质和身材,都是对不上号的。

张冲和乐蒂倒是蛮顺眼的一对。1960年的 [蕉风椰雨] 和 [鱼水重欢] 擦出了一些火花。[鱼水重欢] 还红了一首潘秀琼的经典 [朦胧的灯光],还有一首蓓蕾的 [我爱上一个人],皆由王福龄作曲,绿琴作词。

由张冲担戏的得意之作,是陶秦导演的 [金喇叭],女角是范丽和李香君,阵容稍弱,但戏都在张冲身上,是比较有得发挥的角色。

踏入彩色世纪,张冲被派到台湾,与杜娟和范丽拍了一部大片 [黑森林],片里有一些山地歌曲,蛮受欢迎的。郑佩佩早期的 [兰屿之歌],也由张冲出任男主角,也是在台湾拍的。

占士邦影片当道,开正张冲的戏路。这类片子,他拍过不少,如和林翠合作的 [金菩萨],还有以后为电懋拍的一些影片。步入七十年代,片中甚至还有大胆的暴露镜头。

他曾与闹出自杀新闻的李婷合作拍过 [鳄鱼河],那是李婷唯一担正的影片。陈思思离开长城之后,也同张冲结过台缘,合拍 [我不要离婚]。说起来,这些都是张冲很富纪念性的作品。

Monday, November 2, 2009

尤敏和严俊的合作

五十年代,香港影坛有四名地位崇高的女星,可列为[影后级],亦可称为 [四大名旦],即李丽华,夏梦,林黛和尤敏。有机缘同她们四位都合作过的小生,数来数去,仅有严俊一位。李丽华和严俊份属夫妻,婚前婚后都有合作。他们合作的影片,我最喜欢的是 [天作之合]。片里有一首他们夫妇合唱的 [隔簾对唱],个人认为是他们最成功的合唱曲。林黛由严俊一手捧红,一度关系密切。两人合作的影片,我还是最喜欢最初的 [翠翠] 和 [金凤]。夏梦是[长城] 头牌花旦,同严俊的合作只限在早期当香港影坛还没有清楚划分为左右两派的时候,也只合演了两部影片:[门] 和 [娘惹]。


严俊和林黛拆伙之后,物色到了当时隶属邵氏的玉女尤敏为基本搭档。不知是严俊有摘星的慧眼,还是他的确有把小星星推上去当影后的运,尤敏后来也继林黛之后登上[亚洲影后] 的宝座。由此可见,严俊在小生时代的帮星运是不容忽视的。


尤敏向来以高贵的气质和清秀的外型见胜,演技则一路来中规中矩,稍嫌平淡。严俊相中了她,邵氏也乐得让这位千面小生把玉女雕琢雕琢。于是。尤敏和严俊便掀开了他们合作的一页,合演了一系列的片子,包括 [秋孃],[月落乌啼霜满天], [马戏春秋] 和 [龙凤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改编自名剧 [夜店],合演者有王莱,金铨和高宝树。王莱当时还没签约电懋,是自由身。片中有两首插曲,尤敏唱的 [烧水歌] 和尤敏,严俊合唱的 [马神庙许愿]。后者是尤敏,严俊唯一的合唱曲,也是尤敏最成功的歌曲之一,由姚敏作曲。


[马戏春秋] 以马戏团为背景,是尤敏影片中,风格比较独特的。回顾尤敏的从影史,似乎只有这一部同马戏团有关。片中,尤敏唱了 [寿比南山],也跟杨光合唱了 [自由的天堂]。前一首很多人点播给过生日的人收听。后一首由于是合唱曲,也挺受欢迎。两者都是姚敏作曲的。


尤敏的歌当中,有两首是以马来亚为题材的。一首是与赵雷合演的 [零雁] 中的插曲 [马来情歌],由尤敏和黄河灌成唱片。黄河代唱非他所演的影片的插曲,可说是非常少见的事。另一首是 [马来风光],由尤敏独唱,来自尤敏和严俊合演的 [秋孃]。两者都是姚敏作曲。前者由沈华(即陶秦)作词,后者则由韦瀚章作词。


尤敏,严俊合演的戏当中,节奏比较轻快的,只有一部 [龙凤配]。尤敏演千金小姐,属靓衫戏。她在片中唱了一首俏皮的 [小小狗儿],与另一首尤敏之歌 [捉迷藏] 异曲同工。尤敏在国泰期间,严俊,李丽华也找上她,演出 [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丽华演梁山伯,尤敏演祝英台。这是两大巨星首次合作,也是唯一的合作。可惜,与李翰祥的那部交锋,却占不到便宜。


与尤敏合作期间,严俊没有让她演村姑戏,大概认为她的外型不合适吧。尤敏在早期却拍过一部描写少数民族的戏,叫 [同林鸟]。故事改编自莎翁名著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片由陶秦导演,片子捧出了一名新人,林翠的哥哥曾江。这是他从影的第一部作品。接着也和钟情拍了 [哪个不多情]。拍完这两部戏,曾江便暂时告别影坛,到外国念书去了。学成归来,还是离不了电影,不过,拍的却是粤语片,合作的人变成了陈宝珠,萧芳芳等。


尤敏影片的插曲,多数是姚敏作曲,不过,[同林鸟] 的插曲大部分相信是由李厚襄所作,包括黄飞然唱的 [同林鸟],[独行],崔萍唱的 [别离] 和尤敏唱的 [风葬]。歌曲风格同 [蓬莱春暖]相似。后来最流行的两首是尤敏独唱的 [妈妈要我早出嫁] 和尤敏,杨光合唱的 [共还乡],作曲是綦湘棠,作词是陶秦。


尤敏签约电懋之后,便不再出唱片了。这种情形与林黛差不多相似。羽毛丰满之后,就懂得珍惜了。尤敏的歌不算突出,唱片能卖是因为她在影坛上的盛名。我们今天想听尤敏的歌,也是因为怀念她的人。毕竟,能具有她如此风采的影星,纵观后来者,究有几人?

Tuesday, October 6, 2009

邵氏发掘的三人行

五十年代初,在邵逸夫还未执掌邵氏时,该公司已发掘培养了两位说得上俊俏的小生。他们是赵雷和张扬。前者据说是李丽华引荐的,但他的入门作却是和另一名旦欧阳莎菲合作。片名叫 [小夫妻]。当时,欧阳莎菲同李丽华并列四大名旦之内,还没完全退居二线演老旦。与赵雷演夫妻,当然是有点儿姐弟味道。赵雷后来也跟李丽华合演 [喜临门] (又名 [十月果]),照样是姐弟恋。不过,当时缺乏新人,再说,陶金,刘琼离港,严俊又一心一意捧林黛,李丽华焉能不急起直追,不跟赵雷和张扬结台缘,又能找谁呢?

张扬比赵雷稍迟露面。他从影之际,尤敏也加入邵氏了。因此,他的第一部得以与尤敏合作,拍了[黑手套],是以新的技术,所谓立体银幕来拍摄的,看的时候,观众还得戴上特别的眼镜,是个大胆的尝试。可惜,这一着没让观众受落,票房冷落。张扬的起步可说是马失前蹄。以后的发展一直落在后头。

张扬也和李丽华合演过一部 [少奶奶的秘密],参演的还有 [四美图] 的二姐陈琦。导演是从长城出来的新锐人才陶秦。照阵容看,应该是不错的制作。

差不多同时期,邵氏罗致了两名新女星---尤敏和石英。前者是玉女,后者是少妇,后来更在戏外和赵雷结合,未几退出影坛,功亏一篑。尤敏则周旋于双生之间,当时可说是三人行。她与赵雷合演过改编自[聊斋之连琐] 的 [人鬼恋],曾经在影展中得奖,是他们两人从影早期的杰作。说来也巧,张扬和李丽华也在同期演过一部气氛诡异的 [鬼恋],由屠光启导演,不过是时装片。有三首插曲:[死亡曲],[月下笛] 和 [鬼怨],均由李厚襄曲,毛文波词,但都流行不起来。

此外,在陶秦掌舵下,尤敏和赵雷演过 [诱惑],[残生] 和 [零雁],和张扬则演过 [痴心井] 和 [红尘]。从片名看来,都充满文艺气息。陶秦出身编剧,也为周璇在 [花街] 和 [彩虹曲] 的歌曲谱写歌词,文学根底深厚。这一系列由三位新人主演的影片,可观性应该很高。可惜,这些影片的拷贝都无迹可寻了。

在邵氏期间,两位小生甚少碰头。同台演出的机会只有两次。其一是与尤敏真正三人行的 [鸟语花香],故事改编自西洋歌剧 [卖花女],由张扬演教授的角色。导演依然是陶秦。另一是与林黛,严俊合作的 [乱世妖姬],故事来自世界名著 [飘] (亦即 [乱世佳人])。戏份仅次于严俊的小生由赵雷担任。导演是老戏骨王引。

所谓[风水轮流转],张扬,赵雷后来相继转投电懋,王引也从红牌导演成为最有分量的老生。他们三人都曾先后在电懋影片中合作。张扬过档到电懋后,成为当家小生,与王引,林黛合演 [红娃]。赵雷则与王引,葛兰,林翠和乔宏合演 [啼笑姻缘],王引演江湖侠客,赵雷是万人迷樊家树。都可以说是当时的大片。

银幕下,他们也曾有一次连他们自己都难以预料的合作。国泰老板陆运涛在台湾飞机失事遇难,灵柩送回港时,作为电懋首席小生的张扬和赵雷同时担任扶灵者。这可说是他们很不情愿的一次合作。

在三人行的影片中,曾出现过一系列插曲,比较让人记得住的是:

[痴心井] 中有顾媚唱的 [葬花词],李厚襄作曲,毛文波作词。

[零雁] 中有姚敏作曲,沈华(亦即陶秦)作词的 [马来情歌],尤敏之外,黄河破例代唱。

[红尘]中有尤敏唱的同名主题曲,也由姚敏作曲,沈华作词,并不流行。另外有一首由女高音罗娜唱的励志歌曲 [旅行歌],李厚襄曲,沈华词,是罗娜继[春的歌颂]之后的名作。

李翰祥为尤敏和赵雷导演的 [丹凤街] 有尤敏唱的 [卖唱的姑娘不值钱],姚敏曲,李雋青词。

尤敏跳槽到电懋前,为邵氏拍的最后一部片[待嫁春心] (在新马上映时,因尺度严的关系,[春]字有问题,改成 [待嫁少女心]),还是和赵雷合作,卜万苍掌舵。该片出了一首既具文艺风格,又蛮流行的歌曲 [我们是大海的主人]。相信这同由韦秀娴主唱不无关系。此曲幕后的功臣仍是姚敏和李雋青,还有歌瘾很大的静婷提供二部合唱。

张扬和赵雷虽同是靓仔小生,不过,跟尤敏合作时,都演过反派。张扬在第一部 [黑手套] 中便饰演反派。赵雷也演过改编自 [郎心如铁] ( ‘A Place In The Sun’ )的 [人约黄昏后],片中,他为了人望高处,追求富家千金刘亮华,不惜杀害小家碧玉的尤敏。习惯看赵雷的正派戏的,应该不会喜欢这部戏。

后来不约而同跳到电懋的尤敏,赵雷和张扬不像光艺的谢贤,嘉玲和南红,不能算是[铁三角],但是,在从影初期,他们合作的机会很多,而且,可以说是同期的新人。当年,电懋还没成立,而他们这三人后来都成为影坛的才俊,尤敏还贵为影后。从发掘到初步的栽培,邵氏的功劳实不可抹煞。

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顾媚,韦秀娴和崔萍的起步

想是1957年吧,邵氏院线在农历新年期间推出了石英,赵雷的新作 [蓬莱春暖] 。当时,他们两人被捧为银幕情侣。两人尚未结婚,在影坛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影片描写四个青年,女的乔装成男的,齐到郊外出游,误入一个少数民族的村落,与这个村落的人发生了爱情的故事。最后当然是喜剧收场,不然也不会排在过年期间上映。

石英,赵雷带领着一班新秀演出。其中,资格最老的要算是金铨。他在永华已经和林黛,严俊一起演戏。碍于身材太矮,一直没能红起来。另一位小生是郭嘉,后来演过葛兰,罗维的 [酒色财气],韩菁清的 [香格里拉] 和张仲文,赵雷的 [双雄夺美],也算是当过主角。女新人则有泰山公司发掘出来的刘亮华,当时还没决定走[小肉弹] 路线。还有一位演少数族人公主,算是第二女主角的江枫。据说,她就是泰山七姐妹中的容远菁,无奈时日过久,无从查证。刘亮华后来受到伴侣罗维的力捧,以 [多情河]一片脱颖而出。江枫却一直星运不济,挣扎了一阵子就知难而退了。

[蓬莱春暖] 可以说是户外戏,外景特多,风格蛮新的,加上演员阵容不俗,上映时很受欢迎。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插曲很多,都出自名作曲家李厚襄的手笔。李厚襄作曲时多用侯湘的化名,也用过司徒容,水西村和江风的笔名。在上海时便已经开始作曲,[郎是春日风],[听我细诉],[岷江夜曲] 和 [祝福] 等,都是他的名曲。[蓬莱春暖] 之能够大受欢迎,他的作曲居功至伟。也就凭这部片的插曲,奠定了三位歌坛巨星的成名基础。这三位巨星就是顾媚,韦秀娴和崔萍。

当时,李厚襄所服务的唱片公司是飞利浦。因此,[蓬莱春暖] 的插曲都由该公司出版唱片。其中,同名主题曲最广受欢迎,因为它充满热闹的气息,由六个人合唱,一人一句,真的是唱出了喜气,后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贺年歌曲。

顾媚在进入飞利浦之前,已经小有名气。[蓬莱春暖] 前,她也为邵氏唱过[恋爱与义务] 的插曲 [母亲你在何方] 和 [父母颂],作曲同是李厚襄。[蓬莱春暖] 中,她代江枫唱出了 [人间天堂],旋律动听,兼有少数民族的情调,因此成为点唱率很高的歌曲,也属于顾媚的招牌曲之一。

韦秀娴本唱文艺歌曲出身,但嗓子甜美,没有王若诗那么学院派,因此也适合唱抒情的流行曲。[蓬莱春暖] 的插曲可说是她进军流行歌坛的试金石。李厚襄让她唱了多首歌曲,多数为石英唱,包括 [小鸟唱出了黎明],[问君何日能再来]跟合唱曲 [不要徬徨]。[小鸟唱出了黎明] 描述了青春的活跃,少女整装待发的轻快心情,使韦秀娴一炮而红。

[问君何日能再来] 则是李厚襄在上海为屈云云作的 [梦魂无所依] 的旧曲新唱,只不过李厚襄把词改了,结果造成同样旋律两回唱的歌坛佳话。由于同攻女高音,韦秀娴后来也重唱屈云云在上海的旧作 [我为你歌唱],可惜,她未能唱出这首歌所需的豪迈感,不够放,没有突破原作的水平。

[不要徬徨] 是韦秀娴与黄飞然初度合作。黄飞然在上海已开始灌唱片,代表作是 [青春舞曲] 和 [热情的眼睛]。南下香港后,多与李厚襄合作。搭档的女歌手多是顾媚,作品包括 [父母颂],[并蒂花] 和 [同登程]。同韦秀娴合唱的,想得起的只有 [蓬莱春暖] 这一系列。黄飞然的嗓音比较紧,唱起流行曲,没有后进的杨光和江宏那么讨好。

第三位出身飞利浦的女歌星是崔萍。她在该公司的成名作包括 [今宵多珍重],[我的一颗心],[溜走了爱情],还有 [三个王老五]。王福龄和李厚襄都可以说是她的开山师傅。在 [蓬莱春暖] 里,除了主题曲之外,她还唱了一首 [劝君举杯再进酒] 。流行的程度比不上同片的其他插曲,不过,这没有拖慢崔萍的歌唱事业。飞利浦结束营业之后,三位歌手都转进百代,发展各有千秋,但都成功坐上巨星宝座,代表作源源出现。过年期间每逢听到 [蓬莱春暖] 的播出,便会很自然地想起三位女星在歌坛的起步阶段。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09

静婷,石英,水仙香

至今,静婷是上一辈的歌手中,最活跃的一位。在香港,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还时常出台表演。年过七旬,还有这种精神和魄力,姑勿论声线已老去了多少,但还能面对象[郊道] [痴痴地等] 这类高难度的歌曲,在台上沉着应战,这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还没跨进五十年代中,静婷在歌坛尚属新丁,还没有机会灌录唱片。当时,她曾跟随一个歌舞团来新马献唱。据她自己说,本来歌舞团是找她的侄女曾绮萍的。不过,曾绮萍推掉,由静婷顶上。曾绮萍在歌坛有‘小白光’的称号,虽属静婷的小辈,成名却比静婷早。静婷在新马演出时,与比她资深的柔云同台。在柔云带动下,她学会了唱二部。在言谈中,静婷对这位前辈有无限的怀念。柔云回港后,曾灌录了 [钻石花],[过去的春梦] 和[盲恋] 等名曲,后来回到中国,近况不详。

在与我的访谈中,静婷说她首次获得机会唱和声是在姚莉领唱的 [新天地]。本来,这是由逸敏担任的,但在录音当天,逸敏状况不佳,后来临时换上了静婷。不过,静婷最感恩的人是作曲家綦湘棠,因为是綦湘棠找她出来灌唱她的首张唱片 [水仙香]。这是一首合唱歌曲,与静婷合唱的人是当时最吃香的男声杨光。杨光本来的艺名叫杨广,后来才正名为杨光。

[水仙香] 来自邵氏影片 [水仙] (又名 [海茫茫]),由李翰祥导演,石英和赵雷合演。石英是邵氏五十年代中栽培的两位当家花旦之一。另外一位是玉女尤敏。石英的处女作是 [花落又逢君],改编自 [茶花女]。接着,又演了 [自君别后],改编自 [蝴蝶夫人]。两部片子的男主角都是赵雷。到拍 [水仙] 时,据李翰祥在他的著作中披露,赵雷和石英已经陷入热恋中。不久,两人便传出喜讯。

早期,除了和赵雷搭档之外,石英还同另一位由邵氏发掘的小生张扬合拍过一部 [恋爱与义务]。这是重拍三十年代的同名旧片。片名极富文艺性,今时今日,已经找不到这样的片名了。合演者还有当时仍算新人的陈厚和本来是歌星的顾媚。顾媚在片中唱了日后成为她的招牌曲的 [母亲你在何方],还同黄飞然合唱了旋律酷似 [天伦歌] 的 [父母颂]。作曲者是李厚襄。顾媚在 [自君别后]中也为石英代唱了一首 [蝶子小唱]。

静婷,杨光合唱的 [水仙香] 仍属乡土歌曲的类型,旋律动听,使静婷一炮而红。此曲的背面是另一首 [水仙] 的插曲 [恩仇曲]。说也奇怪,同是綦湘棠的作品,也同是静婷唱的,这首歌却完全红不起来。不过,这无碍于静婷在歌坛中的发展。她后来为无数电影幕后代唱,但有些在电影中代唱了,灌录唱片时却没有她的份,譬如 [多情河] 就是一个例子,这使她觉得很不是味儿。纵然如此,她在歌唱的多方面才华,让她在黄梅调影片和山歌影片中,都大露光芒。她甚至在 [阎惜姣] 里,以高亢无比,难度十足的京剧唱腔,替李丽华唱了一大段,可谓艺高人胆大,也难怪导演李翰祥自 [黄花闺女] 的 [春五娘] 开始,便一直重用她。她的电影名曲包括在 [燕子盗] 里为林黛唱的[待嫁女儿] ,在 [蓝与黑] 里为林黛唱的 [痴痴地等] 和在 [花田错] 里为乐蒂唱的 [花田错]。

石英拍了三四年的电影,就与赵雷结婚。婚后一度息影。生子后,想重返影坛,却发现往日盛名,已一去不复返。无奈与赵雷自资拍了几部神怪粤语片,自己还不敢当主角,请了于素秋来押阵。六三年,还找了李湄,同赵雷合演了一部黄梅调影片 [赵五娘],自己则只客串演相国千金,结果,因为题材陈旧,落得个惨淡收场。自此没再在影坛上露脸,直到2000年传出死讯。

Monday, September 7, 2009

林黛歌曲的另外两位功臣

五十年代初,林黛崛起时,姚敏已从上海南下香港。因此,林黛,严俊的一部分歌曲,也得归功于这位音乐大师。林黛早期的独唱曲,[热烘烘的太阳] 之外,有一首[牧羊歌] 是 [金凤] 的插曲,曲中的特色有羊的咩咩叫声。这就是姚敏的作品。作词者是李翰祥,以祥子的笔名发表。


[渔歌]改编自周璇的电影,连插曲也不避嫌地取同样的名字,叫 [疯狂世界]。所幸,林黛的这首和周璇的那首各领风骚,同样悦耳,同样流行。这不得不归功于姚敏的作曲本领。片子里有一首合唱曲 [翡翠湾] 也由姚敏作曲,李雋青作词,曲调朗朗上口,是卡拉OK的红歌。林黛另一首独唱的[四季风] ,流行度稍弱,仍是姚敏作的曲,不过比较少听到。


林黛初演日本姑娘的影片 [菊子姑娘] 有一首歌很流行,叫 [雪山盟]。片中由王若诗代唱,灌唱片时,仍由林黛亲自出马。虽然唱得不怎么样,可是无损于它的流行度和销路。这首歌后来有很多台湾歌星翻唱。根据歌簿记载,[东瀛风光] 是 [菊子姑娘] 的另一首插曲,可是,我在看这部影片时,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听到这首歌,是误传还是临时抽掉呢?无论如何,这两首姚敏的作品都很有日本的味道,很耐听。

[有口难言] 由林黛演哑女,其中姚敏作了同名主题曲,比较流行。另外两首 [山顶的奇迹] 和[幸福的家庭] 则是没有什么名堂。同期的影片 [杏花溪之恋] 的三首歌曲都很受欢迎。[杏花溪之恋],[陌上花开] 和[小村姑] 都由林黛独唱,姚敏作曲,司徒明作词。五十年代也是家喻户晓的歌。

林黛为电懋拍,而首次获影后奖的 [金莲花],歌曲都是北方小调,片中由王若诗代唱。姚敏作的两首 [妈妈要我嫁] 和 [早生贵子] 后来由姚莉灌成唱片,别开生面的是念白部分由林黛自己来。还有一首由綦湘棠作曲的 [相思苦] 由林黛亲自唱出,是林黛灌唱的歌曲中,唱功比较讨好的一首。

说起来,林黛歌曲的成功,也得力于綦湘棠不少。早期的歌舞片 [欢乐年年],一半的歌曲是姚敏作,包括 [新的开始] [我们一起歌唱] 和 [慰问歌]。另一半则是綦湘棠作,包括 [卖糖果] [永远不离开] [站起来] 和 [艳阳天] 。

很多歌友很喜欢林黛在 [梅姑] 中唱的 [夜曲]。其实,这是格调很高的歌曲,很难唱得好,尤其是以林黛的声线来唱,更为吃力。不过,唱片公司宁愿走险招。林黛当时也还没得到影后,一切乐于尝试。因此,[孤儿乐园] 也好,[夜曲] 也好,照单全收,唱得很有诚意。日后,[夜曲] 竟然成了歌友争相点播的歌曲。相信就算是作曲者綦湘棠本身,也是始料不及吧。

林黛后来还为电懋拍了 [红娃] 和 三部时装片: [情场如战场],[温柔乡] 和 [云裳艳后]。[红娃]中,林黛和杨光合唱了一首 [小绵羊],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印象中,这是林黛灌唱的最后一首歌曲。之后,片子虽然由她演,插曲却全部由别人唱。也许是片事忙,又也许是自知音色不好,珍惜羽毛,总之,以后所有的影片,不论是电懋的,还是邵氏的,林黛都没再开口唱。[情场如战场] 主题曲是刘韵唱的。[温柔乡]由静婷唱。[云裳艳后] 分别由潘秀琼灌录 [静悄悄],夏丹灌录 [钢针舞曲],张露灌录 [打断你的脚后跟],还有一首男声江宏唱的 [两样好东西]。

姚敏为林黛影片作曲的还有一部邵氏拍的武侠片 [燕子盗],片中的 [待嫁女儿] 一鸣惊人,马上成为红极一时的歌曲。不过,由于是静婷唱的,我们多数不会想到林黛。正如 [痴痴地等],[不了情],[山歌] 和 [梦] 这些曲子,一听歌,只会想起静婷或是顾媚,林黛的影像不会比她自己唱的来得亲近。因此,要怀念林黛,还是要听[热烘烘的太阳] [牧羊歌] 和 [夜曲] 这个时期的歌曲,而这些歌曲都是白郎,姚敏和綦湘棠为她所作的。

Sunday, August 30, 2009

林黛早期歌曲的支柱

林黛最早拍的几部电影都不乏动听的歌曲。两部乡野片‘翠翠’和‘金凤’打响了招牌,接下来的两部时装片‘吃耳光的人 ’(又名‘笑声泪痕’)和‘春天不是读书天’都有歌曲压住阵脚,而作曲的大功臣也就是原先两部影片的作曲者白郎。

五十年代初,姚敏尚未在香港展开拳脚,香港电影歌曲大部分出自白郎之手。当年四大名旦之一欧阳莎菲主演的‘天长地久’,有一首插曲叫‘幻想曲’。从福建厦门来的鹭红主演的‘狗凶手’,也有一首插曲叫‘留春曲’。当年都是红极一时的名曲,两首曲子皆由方静音灌成唱片,到今天仍旧在播送。这两首歌曲都是白郎的作品。

李湄和利青云合演的‘红楼二尤’主题曲和插曲‘鸳鸯剑’由白郎作曲。李湄另一部名片‘一念之差’的插曲‘哑巴会说话’和‘有这样一天’同样是白郎的作品。

刘琦,王豪主演的名片‘传统’里,有一首插曲‘小奴奴’是北方小调,由上海小姐张伊雯演唱。林翠的处女作‘女儿心 ’,出了一首‘太阳驱走了黑暗 ’。这些皆出自白郎的手笔。

田鸣恩在香港拍的唯一影片‘嫦娥 ’,四首插曲‘猎歌’,‘凯旋歌’,‘金殿舞曲’和‘欢乐太平’,有雄壮粗犷,铿锵豪迈的,也有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前两首由田鸣恩自己唱,后两首则把重任交托给张露的妹妹晓露,全部是白郎所作,但听起来却有不同的曲风。

林黛,严俊继‘翠翠’之后拍了时装片‘吃耳光的人’。严俊演父亲,林黛和初进影坛的金铨演儿女。他们为了鞠躬尽瘁的爸爸,唱了一首在父亲节必播的 ‘可爱的爸爸 ’。此外,还有一首郊游气息浓的‘山歌’和表现摩登生活的‘热闹的舞会’。这三首风格各异的歌曲,都由白郎作曲。其中‘可爱的爸爸 ’和‘山歌’一直受到歌影迷的欢迎。

‘春天不是读书天’是林黛,严俊首次尝试歌舞片,一些歌曲,有点歌剧形式,都只能在戏里听到。个别灌成唱片的只有林黛独唱的‘春光好’和‘春天圆舞曲’,大合唱的‘春天原是读书天’,还有林黛,严俊合唱的‘读书乐’。最后这首歌有亦庄亦谐的口白,既唱又念,在当年是划新风格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 ‘钟小姐,钟小姐’的念白声,可说是红极一时,使林黛,严俊的歌曲在市场上更上一层楼,唱片的销量真是扶摇直上。这全是作曲人白郎的功劳。

由于林黛,严俊的歌曲大卖,当时,也许为了应付市场的需求,有些影片没有拍完,便已经录了插曲,制成唱片出售。没料到有时会中途发生变故,影片埋不了尾,以致出现有插曲却没有影片的怪现象。林黛有两部影片就中途发生了变故,录了插曲,却没有影片上映。一部是‘红娃’,据说拍好的底片遇上火患,影片葬身火海。另一部是‘落马湖’,不知何故,也是迟迟不见影片上映。

‘红娃’原作本有几首乡野气息也很浓的插曲,包括林黛唱的‘早晨的太阳’,严俊唱的‘十七八的姑娘’,林黛唱的‘赶车的姑娘’,还有林黛,严俊合唱的‘草原情歌’。头两首都由白郎所作。‘早晨的太阳’可以说是‘热烘烘的太阳’的姐妹作。当时,这几首比电影还早面世的歌曲,想不到也大为流行。

几年后,电懋把‘红娃’挖出来,重新再拍。不过,当时林黛,严俊已分道扬镳,男主角换了张扬,女主角还是林黛,并且拉了很有分量的老生王引,铁三角辅之以戏骨王莱和初演重角的杨群(杨群在此片以演一个娘娘腔的角色出位,逐渐脱离配角行列),以当时罕见的全部七彩拍摄,并赴日本拍外景,视之为重头戏,可说是轰动之作。电懋的‘红娃’,把以前永华那部的插曲完全放弃不用,另外再由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炮制了一首合唱的‘小绵羊’,由林黛和杨光合作。这是他们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因此,很有纪念性。可惜,歌曲却不比旧的‘红娃’的插曲流行。

另一部‘落马湖’,林黛录了‘青春熬干了’和‘好收场’两首歌。‘好收场’是林黛自录歌以来,唱得最好的一首,嗓子最甜润,相信同录音时的状况佳有关。歌曲是綦湘棠的作品。流行的程度比不上林黛的其他乡土歌曲。会不会是因为影片最后没有上映的缘故呢?

电懋后来也拍了一部‘落马湖’,是捧白冰的影片,成绩平平。影片里倒是有一首改编自民谣的歌曲‘知道不知道’深得人心,是小调圣手刘韵的招牌曲。每逢演唱会,刘韵必定会选唱。

在林黛早期的电影歌曲中,白郎扮演着支柱角色,使林黛,严俊的歌曲走进每个人的心坎,也增加了他们影片的魅力。白郎的作品,品种繁多,各有特色,不但让林黛和严俊红透半边天,连李湄,方静音和逸敏等都得感谢他。他在香港最后的名曲是 ‘满庭芳’的插曲‘老古董’,是方静音的名作之一。这部影片由杨明,钟情,陈厚主演。演‘老古董’的是当年还没到三十岁的王莱,她以此片奠定老旦的基础,‘千面女星’的称号从此非她莫属。

据说,白郎后来从香港回返中国,香港歌坛就以姚敏为主。如果白郎留在香港,相信香港流行乐坛自会有一番不同的景象。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林黛严俊的乡野情怀

林黛靠乡野片走红。一部‘翠翠’石破天惊,李丽华的天皇地位突受威胁。这是严俊的功劳吗?谁选上沈从文的‘边城’,谁就有功。谁让林黛演那个村姑翠翠,谁就有功。谁为‘翠翠’作出六首那么好听的歌曲,谁就有功。

林黛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林黛能走红,全拜这双大眼睛所赐。林黛的歌声有瑕疵,像是缺乏中气,但半个世纪多了,没有人愿意听非林黛唱的‘翠翠’和‘金凤’插曲。制作人明知道她歌声不够完美,请来了有声乐底子的王若诗为她代唱。可是,影片一出,唱片公司还是找回林黛灌录这些插曲,唱片卖个满堂红,听众对林黛的嗓子,照单全收,没有一个声乐家比王若诗更倒霉了。

不能说严俊不够慎重,本来善唱的他,也请来了唱美声的田鸣恩,为他唱‘翠翠’和‘金凤’的所有插曲。为啥?也许因为其中一首‘月下山歌’挺难唱吧。为求完美,因此请来了田鸣恩。不过,唱片公司却在唱片上标明是严俊唱,让田鸣恩委屈了很多年。甚至后来出版激光唱片,还依然故我,只登严俊,不登田鸣恩,这是明知错而错,为市场而取巧,误导了听众,甚至一些电台播报员,没弄清楚就照报如仪,明明是田鸣恩的歌声,却报了严俊的名,这个错误到今天应该纠正过来,把功劳还给田鸣恩。

‘翠翠’有插曲六首,至少有三分之二由白郎作曲,全部歌词都由李雋青撰写。只有一首男声独唱的 ‘你真美’是由白丁(即綦湘棠)作曲,其余男声独唱的‘月下山歌’跟合唱的‘爱的纠纷’由白郎和秋秋作曲,男声的‘不讲理的姑娘’和林黛的嫁妆曲‘热烘烘的太阳’则由白郎和唐向作曲。剩下的一首女声的‘是真是谎’(又名‘怎么样跟他讲’),作曲是周方,不过,曲风很接近其他插曲,不知道白郎是否也有份参与。

这些歌曲都很有乡土气息,俏皮中不带俗气,其中‘月下山歌’甚至还有文艺歌曲的味道,可以说是歌中极品,因此,历数十年而不衰。

‘翠翠’的姐妹作‘金凤’影片和歌曲的风格紧随‘翠翠’。其中有两首林黛,严俊合唱的‘野丫头’和‘光棍苦’仍由白郎作曲。另外一首合唱的‘送情郎’和林黛独唱的‘牧羊歌’是姚敏的作品。所有的歌词都由祥子(即李翰祥)填写。还有两首‘摘苹果’和‘流水寄情’虽列为插曲,但从来没听过,不知道会不会中途抽起,没有灌成唱片。

两部片子都由田鸣恩和王若诗幕后代唱,不过,‘金凤’的插曲由严俊自己灌成唱片,不再让田鸣恩代劳。严俊自己唱来,虽没有田鸣恩的美声,却多了一份戏味,谐趣讨俏,相信这是别人学不来的。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最有气派的老生

演老生戏却能够挂头牌的,除了王元龙之外,就只有王引,而在五六十年代,王引担主角的戏,比王元龙多。认识王引,似乎要从‘海棠红’算起。‘海棠红’是重拍‘血染海棠红’。原作有白光,严俊,龚秋霞,陈娟娟。新作由李丽华和王引领衔,带着当时还是新人的钟情和陈厚,龚秋霞的角色给了林静,陈娟娟的角色由钟情顶上。声势怎么也比不过原作。王引演的是严俊的大盗海棠红,风流倜傥似有不及,靠的就是一个‘稳’字。数年后,严李即将结婚时,拉了王引演了一部改编自‘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贵妇风流’由王引演不能人道的丈夫,李丽华演不甘寂寞的太太,严俊是情人,以三人的实力,本该是好戏连台,无奈,雷声大,雨点小,拍出来的成绩没有想象中的震撼。

童年时,有一部戏让我哭得死去活来。那就是萧芳芳初挑大梁的‘苦儿流浪记 ’。这部戏由名制片人朱旭华炮制,聚集了一班老生老旦,为萧芳芳押阵。最厉害的是邀得老牌影后胡蝶复出。老生则有王引演出萧芳芳的师父,戏到一半就死掉了。王引一派慈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胡蝶晚年名作‘后门’,导演李翰祥也找上了王引当男主角。王引和胡蝶都有超水准的演出。童星王爱明表现很可爱,是她早年的杰作。除此之外,此片也捧红了具有古典美的南京佳丽李香君。这部片后来在影展上得了最佳影片奖。

‘后门’之成功,使邵氏依着同样风格,开了一部‘手枪’,还是由王引带着李香君,此外,还有一大堆明星客串。主戏在王引身上,李香君则牺牲美貌,满脸憔悴,演一个贫病的妇人,是邵氏少有不以票房为依归的影片。

五十年代中,王引还演过一部很有名的文艺片‘长巷’。这个戏本来是捧陈燕燕,因为这是她的第一部老旦戏。不过,它的演员阵容特强,后来演变成演技大比拼,王引,陈燕燕之外,王莱,高宝树都异军突起,不让苦旦专美,相比之下,反而是后起的葛兰有点吃亏。此片也让年轻的金铨初露头角,演个小阿飞,不过,他要再等很多年,才能登上大导演的宝座。

五十年代的大牌女星,差不多都与王引结过台缘。他同林黛,张扬演过 ‘红娃’,同尤敏演过‘玉女私情 ’和‘小儿女’,同林翠演过‘爱的教育’,同葛兰,林翠,赵雷,乔宏演过‘啼笑姻缘’,同丁皓演过‘一段情’,同叶枫演过‘喋血贩马场’,也同钟情演过‘浪淘沙’。其中,‘玉女私情 ’是尤敏从邵氏跳槽国泰的第一部影片, ‘爱的教育’是林翠与秦剑婚后复出的第一部影片,在她们的从影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作品,同样得找来王引,以他的声誉及演技来稳住阵脚。

六十年代,王引转到台湾发展。这段期间,他对影坛最重大的贡献,莫过于拍了从琼瑶名著改编的‘烟雨濛濛’,捧红了日后成为影后的归亚蕾。到今天,归亚蕾也步上王引的后尘,演老旦却能挂头牌,名震两岸三地。

步入七十年代,李翰祥也去了台湾拍片,以手上的皇牌甄珍配谢贤拍 ‘缇萦’,请来王引演缇萦的父亲。这可以说是王引临退休前的一部大片。自演老生以来,众多星辰皆以王引为倚赖,有他在便是巨片的保证。不过,他后来自资拍片,小本经营,佳作不多。对女儿袁小云也欲捧乏力。然而,他能以独立小公司之力,发掘出一颗闪耀的归亚蕾,证明他也是有不凡的慧眼的。

Tuesday, August 18, 2009

演过主角戏的谢家骅

提起谢家骅,我们这一代印象较深刻的,似乎是她在1960年复出,受国泰情商客串演出的黑白片‘快乐天使’了。这部戏由尤敏担戏,男主角是雄狮小生乔宏。谢家骅演一个富家小姐,追乔宏却追不到,乔宏看上的是演护士的尤敏。尤敏体型娇小,一派小鸟依人,纯东方型,跟乔宏蛮不相称的。另外一个与雄狮配不到一块儿的国泰花旦是丁皓。看看‘母与女 ’的后半段,丁皓和乔宏对唱‘谈情说爱’的那一节,就知道电影制作人当时犯了多大的错误。乔宏由江宏来代唱,也是匪夷所思的搭配。由谢家骅追乔宏,乔宏又显得太嫩了。

谢家骅是上海小姐,四十年代到了香港,五十年代初活跃影坛。拍过的戏也不少。有一部‘新母性’比较突出,合演的小生是王豪和岳麟,另一位女星是蓝莺莺。红薇的儿子严昌(也就是后来的秦沛)当时演童星。这部戏有两首插曲:‘烛残花落’和‘春晨舞曲’,可能是逸敏的歌曲。

一部关于选美的大堆头影片‘天堂美女’也由谢家骅主演。有份演出的包括同是上海来的韩菁清,中法混血儿罗娜,蓝莺莺和早逝的朱缨。当时都是新人,后来的际遇各有不同。

‘银海仙歌处处闻’是歌舞片。除了谢家骅之外,演员还包括当时拍片蛮多的利青云,红小生黄河,王元龙和李芳菲。虽是歌舞片,但流行下来的插曲只有一首‘开大麦’,片中由黄河和利青云合唱,灌录唱片时,由张露的妹妹晓露唱出女声。

谢家骅也演过几部古装片‘妲己’‘杨贵妃’和‘火烧碧云宫 ’。前两部以彩色拍摄,第三部合演的阵容不弱,有岳麟,张翠英和王莱。到参加‘快乐天使’的演出时,谢家骅算是久休复出了,无奈已有时不我与之感,掀不起什么涟漪。

在这之后,1965年,她在影坛作了最后的冲刺,自资拍了一部‘黄金难买美人心’,但却以粤语拍摄,虽有名伶罗剑郎和梁醒波押阵,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1972年底,这位演过主角戏的上海小姐,终于离开尘世。

居于二三线的女星

李芳菲四十年代从影,五十年代属于她最忙碌的时期。不过,她都停留在二三线,从没演过第一女角的戏。虽是配角,却也闯出个名堂。常看戏的人,都知道有个演员叫李芳菲。她貌属中姿,带点风尘味,但角色并没有局限于风尘女子的框框。

葛兰未入国泰前,曾与罗维合演‘酒色财气’。第二女角即由李芳菲担任,演罗维的妹妹,外型稍嫌老气,但还分派到一首歌,和吴家骧合唱,就是后来由邓白英和杨光灌录的 ‘爱情保险’,还蛮流行的。

钟情凭‘桃花江’窜红之后,便拍了一连串的歌唱片,包括‘哪个不多情’,‘葡萄仙子’,‘一见钟情’等,这些片子,李芳菲都有份演出。其中‘哪个不多情’是演钟情的姐姐,是主要的配角。后来,潘秀琼应姚敏之邀,首次拍主角戏,演了‘哪个不多情续集’,大姐的角色延续下来,还是由李芳菲出任,同甘草演员陈又新配成一对,演夫妻,两人还合唱了一首歌‘只怪你太多事’,由逸敏,江宏灌唱。由此可见,李芳菲并非一般的配角,而是能够演一点戏的大配角。

‘哪个不多情续集’有另外一位女配角沈云,也是从来只演二三线的角色,可是一直演了很多戏,戏份也蛮重的。在这部歌唱片里,她和金峰合唱了一首插曲,叫‘你不要说不’,后来由邓白英和江宏录成唱片。金峰和沈云在真实生活中是夫妻,在戏里,他却属意潘秀琼的角色,也真难为他。

沈云另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影片是和葛兰合演的‘野玫瑰之恋’,她就演与葛兰打对台的小歌女,在风头上斗不过葛兰,便与她大打出手。这场在夜总会双女打斗的戏非常精彩,让人深深怀念。

李芳菲和沈云演技是有的,欠缺的是貌,因此,没有人会想到要把她们扶正。不过,以她们演戏之多,观众还是会把她们深印脑海的。

Friday, August 14, 2009

霸王 魔帅 慈父

王元龙演过‘楚霸王’,在影坛上资格也够老,因此有‘银坛霸王’的称号。他排行第四,所以,也有‘四爷’的别称。1903年诞生,1924年演出第一部电影‘人心’。五十年代初,到了香港,当时,出名的戏有‘王氏四侠’,由他亲自导演,也出演四侠中的老大。这部戏其实已是旧片重拍。1950年的版本,罗致了王引,王人美和王丹凤演其他三侠。噱头是演员本身都姓王,可见成名的演员中,姓王者何其多。在此片中,善演反派的王四爷演了正派,而演大反派的却是大红人严俊。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有两位童星,王小龙是王元龙的女儿,男童星长大后则是凤凰小生江汉。

这种由全部姓王的人来搞一部戏的现象,在五十年代末也出现过一次。片子叫 ‘喋血贩马场’,制片王龙,男主角王引,王豪,女主角叶枫,本名王玖玲,第二女角舒情是叶枫的姐姐,自然也姓王。这部片让叶枫唱了一首很动听的 ‘小窗相思’,算是叶枫的经典歌曲,不过,挺难唱得好。叶枫晚年复出办演唱会,都避重就轻,不唱此曲,听众好没福气。

到了香港后,王元龙其实已经改演中老生,成为戏中的甘草,差不多每一部片子都会有他,当红的男女演员都和他结过台缘。不过,其中有三部戏,他是以主角姿态出现的。1952年,李丽华演过一部‘勾魂艳曲’,片中虽有黄河和鲍方,但其实,王元龙才是真正的男主角。最后被李丽华骗得人财两空的人就是他。李丽华演的是个烟视媚行的反派角色,算是一反天皇巨星的传统。片子歌曲蛮多的,包括 ‘知音何处’,‘香车美人’,‘一把扇子’,‘喜上眉梢’,‘断肠曲’,‘尽情欢笑’和‘泪’。这里的‘香车美人’与葛兰后来的那首是不同的歌曲。‘泪’后来也有潘秀琼的重唱版本。

1956年,王元龙以大魔头的姿态,出演了‘一代魔帅’,说的是军阀横行的故事。由当时得令的李湄担任女主角,此外还有‘上海小姐’谢家骅和李芳菲。小生则是黄河。

差不多同时间,制片家也以王元龙担纲演‘袁世凯’这个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李湄,黄河再度助阵,再加上王豪,鹭红,混血儿罗娜和李芳菲,阵容不弱。中年的王元龙尚能以反派挂帅,成就自是不凡。

不过,别以为四爷只能演反派,他的正派功力亦具有深厚的基础。1957年,国泰得奖影片‘四千金’便选中他演穆虹,叶枫,林翠和苏凤的父亲。叼着一根烟斗,慈祥,威严,让观众一眼就对他充满好感。‘四千金’戏好,父亲占的功劳很大。

1959年7月20日,王元龙在台湾病逝。最后的几部影片包括钟情演的 ‘多情的野猫’和‘湘女多情’,韩菁清和赵雷演的‘我的爱人就是你 ’,还有王引,夏厚兰演的‘虎穴擒兇’。最后这一部上映时好象改名为 ‘失去阳光的人’。让人注目的是片中出了一首经典歌曲‘今宵多珍重’,崔萍就凭这首王福龄的作品,屹立歌坛数十年,立于不倒地位,

Wednesday, August 12, 2009

严李重谱合欢词

严俊,李丽华未结合前,早已是银幕上的紧密拍档,一九四十年代便已开始在电影中合作。早期在上海合拍了歌舞片‘万紫千红’和‘凌波仙子’。1950年,二人皆已到了香港,首先合作的影片是‘说谎世界’和时装的‘新红楼梦’。林黛未崛起影坛前,严李尚合拍了爱情片‘巫山盟’,民初片‘小凤仙’和奇情片‘风萧萧’。

李丽华在‘万紫千红’中唱了由陈歌辛所作的几首名曲,包括‘万紫千红’‘晨光好’和‘群莺飞’;在‘说谎世界’中唱了‘催眠曲’;在‘巫山盟’中唱了一首很动听的‘美丽的回忆’;在‘小凤仙’中唱了很有京剧味道的‘大登殿’和‘松柏长青’;还有在‘新红楼梦’中唱了几首关于黛玉的歌,也和饰演史湘云的陈琦合唱了当时很少见的双女声合唱曲‘随风飘荡’。严俊能唱,但在这些早期影片里都没露一手。倒是在电影以外,却和李丽华合灌了两首风趣的非爱情歌曲‘新探亲相骂’和‘兄妹莲花落’,两人连唱带念,满口的京片子,听得人心花怒放。

接着,香港影坛出现了一个有大大眼睛的林黛。严俊看中了她,并且以一部改编自沈从文名著‘边城’的‘翠翠’捧红了她。小姑娘一脚踏了进来,严李的合作马上终止。李丽华当时夥拍的小生多数是黄河和还没胖得厉害的罗维。此外也有一个有意向华语片发展的华南影帝张瑛。李丽华和他拍了一部‘茶花女’,反应挺不错。这位天皇巨星同时也把赵雷和陈厚带进影坛,与赵雷合演了‘喜临门’,也与陈厚合演了‘秋瑾’。这两位小生日后均成大器,同严俊之捧红林黛,李丽华的功绩并不逊色。

合久必分,严俊后来同林黛拆伙。‘邵氏’找了他与玉女尤敏联成一组,一口气拍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马戏春秋’等一系列名片。就在此时,在国泰机构支持下,严俊,李丽华再度携手。‘风雨牛车水’和‘娘惹与峇峇’宣告出炉,并且还拉队到新马拍外景。片子一出,严李在银幕上默契依然,声威重振,就此打下了日后联婚的基础。这两部影片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插曲。‘风雨牛车水’有‘琵琶怨’‘前情’和‘春风秋雨’,其中感人至深的是‘琵琶怨’,从孟姜女唱到秦香莲,万里寻夫的心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作词者是书画家王植波,曾与乐蒂合演过武侠片‘儿女英雄传 ’,演一书生,遗憾的是他后来到台湾参加亚洲影展,与陆运涛等人同机坠毁,英才早逝。

‘娘惹与峇峇 ’的歌曲则富有南洋风味。男女主角合唱了同名主题曲和‘班动’。后者歌名从马来字 Pantun 而来,意即诗歌。这两首歌都由李丽华和杨光灌录,严俊没开腔,虽是可惜,但也造就了李丽华和杨光唯一合唱的机会。此外,李丽华还独唱了一首‘雨后虹光’,流行程度比不上‘娘惹与峇峇’。

在此期间,严李两人游走于‘国泰’与‘邵氏’两大阵营之间,尽显巨星的神通。不过,很多作品皆是‘炒冷饭’之作。‘贵妇风流’改编自‘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游龙戏凤’来自李丽华的旧作‘假凤虚凰’。‘元元红’与白光的‘一代妖姬’雷同。‘吕四娘’也是李丽华四十年代演过的角色。其中成绩较突出的要算是民初装的‘天作之合’,片中插曲很有味道。严李合唱的‘隔簾对唱’尤其是两人最成功的结晶。李丽华独唱的‘雨中人’‘一柱香’和‘梳妆台’等皆可圈可点。比起‘游龙戏凤’中的‘游艇求婚’和‘妹妹我爱你 ’,在品味上高了不知多少倍。而且,还从‘国泰’那儿借来了陈厚和丁皓,阵容可算是鼎盛。

‘游龙戏凤’的另外两首男声歌曲‘一扫光’和‘还是他’,本来是严俊的歌路,不过却找来了江宏代劳,还好,江宏唱来也中规中矩。‘元元红’中的‘了却残生在今朝’和‘寿宴’,还有‘吕四娘’中的‘綵球舞’和‘倾杯乐’都是李丽华的冷门歌,听过的人也许不会太多。

严李这一对,共同点是两个都是千面演员,正派反派,老中少,样样都来,能唱能演,念白尤其了得,听他们的京片子是一大享受。难怪他们这么教我们怀念

Sunday, July 5, 2009

李丽华走宝的歌曲

李丽华出身戏剧世家,父母亲均是京剧名伶。她自幼家学渊源,唱戏难不倒她,普通歌曲更不用说了。她从影以后,不久也就被人发掘去灌录唱片了。因此,从上海年代,凡是李丽华演的戏,戏中插曲必由她亲自主唱,从不假手他人。这个规矩直到五十年代李丽华到了香港,拍片生涯如日中天时,才突告打破。到底个中原因何在,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因为论歌声,李丽华比林黛,尤敏等后辈讨好多了。论声名,她贵为天皇巨星,销路绝对差不到哪里去。可能的原因是她当时拍片太忙了,无暇顾及唱片的录音。又也许唱片公司出的价码不对,同她的巨星地位不能互相配合。怎么说都好,有一阵子,李丽华戏中唱的插曲,到灌成唱片时,却交了给别人唱。当时,后果还不能马上感觉到,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才看得出李丽华没灌唱那些插曲,的确是大大失策,因为当中有很多都是姚敏的力作,李丽华轻易地让给别人唱,是造就了别的歌星,而她没趁自己黄金时代唱这些好歌,的确是走宝。

'第二春’是华语歌曲中继‘玫瑰玫瑰我爱你’之后第二首被翻译成英文歌的作品,是姚敏的杰作之一,来自李丽华的影片‘恋之火’,在影片中本由李丽华本人唱出,但灌录唱片的歌手却是声音甜甜的董佩佩。这也成为董佩佩的招牌曲之一。五十年代末,西方影剧坛冒起了‘苏茜黄的世界’一剧,制作人看中了‘第二春 ’这首歌,将之部分翻译成英文歌曲,‘The Ding Dong Song’ 就此在西方剧坛刮起一阵旋风,成为全球流行的歌曲。英文版本由走红西方剧坛的华裔明星Tsai Chin 周采芹唱红。此姝也来自戏剧世家,父亲乃京剧名宿麒麟童周信芳。周采芹本人一直在西方好莱坞影剧圈活跃。演主角的戏,除了年轻时在英国舞台上的‘苏茜黄的世界’之外,也在踏入中年后,与卢燕,阮兰丝等人合演过‘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一片。

‘第二春 ’改成‘The Ding Dong Song’ 之后,出身东方的潘迪华和葛兰都唱过。潘迪华先在夜总会唱英文歌出名。‘The Ding Dong Song' 被她选为主要歌唱项目之一。葛兰曾被邀到美国与丹娜萧 Dinah Shore 同台表演,因此也灌唱过一些英文歌曲。

‘恋之火’还有另外一首插曲‘爱情的花朵’,风格与旋律同‘第二春 ’很接近,同是姚敏和董佩佩的合作,不过,在锋芒上总是给‘第二春 ’遮盖了,其实,在曲,词,唱各方面,都是不俗的歌曲。

李丽华拍过一部演哑巴的影片 ‘一鸣惊人’。片里出现了一首别开生面,以很多首名曲凑成的‘鸡尾歌’。这个噱头当年首次面世,甚受欢迎。片中插曲还有一首‘说不出的话’,也很动听。这两首歌后来都交了给邓白英灌唱。邓白英接过来唱的电影歌曲,之前有‘月儿弯弯照九洲’和‘未识綺罗香’。‘鸡尾歌’和‘说不出的话’算是唱出了一点儿成绩,可以说是邓白英的代表作。

那个年代,李丽华为‘新华’拍过很多片,其中‘盲恋’和‘小白菜’的歌曲都是推了给别人唱。‘盲恋’歌曲不俗,唱红了柔云。柔云之前也把另一首电影主题曲‘钻石花’唱得有声有色。‘盲恋’算是她的另一首招牌曲。近年,青山也以这首歌唱了一个男声版本,好歌不厌百回听,李丽华不唱,可惜。影片中,还有另一首抒情曲‘良夜悄悄’,也是柔云灌唱。这首歌不失为一首好歌,只是调子慢了些,一般听众比较不接受。因此,它的命运就跟‘爱情的花朵’一样,永远落在正曲‘盲恋’的后面。

李丽华为‘小白菜’唱的主题曲,只有在影片中能够听到,因为唱片是由逸敏灌的。逸敏早年在上海灌录的名曲较多,如‘看着我’‘湖畔良宵’等,到了香港,似乎名作不多,‘小白菜’是其中一首较流行的。这部由李丽华和黄河合作的‘小白菜’,还有一首‘相思山歌’,但不见有唱片问世。后来,李丽华在邵氏还与关山合演过一部黄梅调式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幕后代唱的任务一股脑儿托付给凌波。

李丽华为‘新华’拍的‘新蝴蝶夫人’,大部分插曲都由李丽华本人唱,但其中最流行的一首‘花嫁’却是张露唱红的。相信这是因为在片中本来就不是由李丽华的角色唱,李丽华演的就是那个新娘(即‘花嫁’),而这首歌是男女宾客在婚礼中齐唱的,因此,唱片公司就分了给张露唱。

李丽华在七十多岁高龄于新加坡灌录的最后一张专辑中,曾把 ‘花嫁’,‘小白菜’和‘第二春 ’等收录在唱片里,‘小白菜’甚至还把全部三段唱完,足有六分多钟,虽然精神可嘉,无奈反应比起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时间是无情的,听众和观众的挑选也会因时而异。



Saturday, June 6, 2009

董佩佩的私房歌

第一次听到董佩佩的歌声,是从‘春闺怨’开始。‘春闺怨’来自于素秋的武侠片‘江湖奇侠’。片中是于素秋的角色唱的,由董佩佩幕后代唱,究竟有多适合,见仁见智,不过,此曲旋律优美,富中国深闺情调,一听就爱上了。我喜欢‘春闺怨’,更甚于董佩佩的传世之作‘第二春 ’。

‘江湖奇侠’还有一首插曲‘人间天堂’,也是董佩佩唱的。曲调酷象李丽华的名曲‘天上人间’,至少音乐过门给我这个印象。董佩佩唱来娇滴滴,嗓子圆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甜’字。当时,还不知道已经有人把她称为‘小周璇’呢!

就因为她和周璇在歌唱上有着某些共通点,因此,后来有制片家要拍以周璇故事为题材的‘金嗓子’,就选了董佩佩作女主角。董佩佩四十年代加入歌坛,也拍过电影。1949年。有一部‘千钧一发’,由路明,吕玉堃,严化(即秦沛,姜大卫的生父),平凡主演,董佩佩也有份演出。这应该是她的第一部影片。

1953年,王豪,陈燕燕南下香港,自资拍了一部‘恋歌’,客串演出的歌星列了好几位,包括屈云云,董佩佩,李晶洁和张伊雯。年前,我抓紧机会,在香港看了旧片,结果,只看到屈云云大姐露面,唱了‘湖畔女郎’,其他几位都没看到踪迹。是不是最后给剪掉啦?

我们现在想起董佩佩演戏,只会想到 ‘金嗓子’这部片子。说是周璇的故事,其实,大部分都避重就轻,离开真实的情节蛮远的。要知道周璇的故事,看这部影片会很失望。不过,‘金嗓子’令人满足的,是董佩佩给我们留下了几首难忘的歌:‘金嗓子’‘琵琶怨’‘红花相思’‘吹泡泡’‘嘻嘻哈哈’和‘春天是我们的’。除了‘琵琶怨’是走周璇的小调形式,‘吹泡泡’好象取自旧曲之外,其他几首都是新谱的,可以说是董佩佩的私房歌。

在五十年代中,这六首‘金嗓子’的插曲,曲曲流行。影片没什么,倒是红了歌曲。‘金嗓子’的那句‘什么都完了’,唱得人人都像周璇那样的绝望,心碎的人唱起来,更加心碎。董佩佩的歌来自周璇,可是却以她自己的风格,唱进人们的心坎里。她和小生黄河合唱的‘春天是我们的’更是石破天惊,树立了歌坛情侣的典型。由于歌词题材充满喜感,这首歌日后竟成了贺岁歌曲,每逢过年过节,必定有人点播。董佩佩,黄河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搭档炮制了‘花前对唱’‘小妞妞’和‘妈妈把我许配他’,不让林黛和严俊专美。

董佩佩只演了那么一部主角戏,后来被邀在钟情的‘哪个不多情’里客串演出,唱了‘花生米’和‘花开蝶飞来’。大概认为演戏这行饭不好吃吧,因此,此后只唱而不演。

说起她的招牌歌,不禁想起李丽华,因为‘第二春 ’正是来自李丽华的影片‘恋之火’。按照惯例,李丽华的电影歌曲都由她自己唱的。可是,那几年,李丽华偏偏不唱,因此,很多好歌都拱手让人。‘恋之火’中的‘第二春 ’和‘爱情的花朵’就成了董佩佩的囊中物。‘第二春 ’辗转得到洋人的青睐,谱上英文歌词,成了英文歌‘The Ding Dong Song’。那是作曲者姚敏的能耐,董佩佩也由此得益良深。

在灌唱片的后期,董佩佩曾为静婷唱的电影歌曲‘花田错’录了一段念白,影片中是丁宁演的小姐所念的,董佩佩念起来,几可乱真,让人以为是丁宁本人念的。

大约是六十年代中期,董佩佩应邀在新加坡国家剧场演唱,当时据说她是从菲律宾赶搭飞机到新加坡的,因此并非在最佳状况中,听她唱‘我一见你就笑’,声音有点暗哑,而且也不是她的名曲。那是我看她演唱的唯一的一次。她当时也已经没灌录唱片好久了。踏进廿一世纪,我接获她的死讯,不过已经是过时的消息,详细日子和情况皆不详,似乎很低调。五十年代的 ‘金嗓子’,从此便永别了。

Sunday, May 31, 2009

北国武旦 南国帮花

最近翻看旧片资料,赫然发现林黛有好几部影片,都请了于素秋作帮花。于素秋是北方人,父亲是于占元,也就是洪金宝,成龙等七小福的师父。换句话说,于素秋即是成龙等人的师姐。论辈分,并非等闲。论功夫,也属于有头有脸的华语片坛刀马旦。在她的面前,惠英红,杨盼盼等人皆是后辈。

五十年代初,于素秋已经开始拍片。当时拍的是华语片,因为她来自北方,京片子很溜,不拍华语片岂不浪费?又因她家学渊源,手脚功夫利落,是拍武打戏的第一良将,因此,首先就拉了她去拍‘白蛇传’,演的当然是白素贞白娘娘。这个角色尽显刀马旦本色。很多梨园子弟,嗓子不行功夫行的,都靠演了白蛇而窜起来。记得七十年代‘雏凤鸣’初到新加坡演出,声线沙哑的双正印花旦之一的江雪鹭便以‘白蛇传’一剧,猎获观众的心,靠的便是那几场脱手北派。于素秋也是一样,‘白蛇传’收得,一连拍了好多集,最后,连男主角白云的妹妹东方明珠也拉了进来演青蛇。演法海的是擅演反派的洪波。没想到正派和反派日后都在台湾了却残生。

接着,于素秋向时装片进军,同刘琦,鲍方同台演出 ‘十三太保’。后来做了李丽华的副车,拍了由王引导演的‘仲夏夜之恋’,男主角是黄河。李丽华在片中唱了‘钻婚颂’‘花光灿烂’‘比翼双飞’。爱听电影歌曲的朋友,应该对这些歌曲不会太陌生。但能够记得起片中还有一个原是武旦的于素秋的人,相信不会太多。

大堆头的‘碧血黄花’,于素秋演一个爱国分子,扮成新娘,与葛兰和钟情等新人在同一场戏出现。那场戏记得是葛兰抢了戏。于素秋好象连句对白都没有。

于素秋再演第一女主角是在‘江湖奇侠’上下集里。这是重拍‘火烧红莲寺’的故事。男主角是岳麟。这部片令人怀念之处有二:一是陈丽梅以特约演员身分,演一名小歌女。陈丽梅就是后来进入‘长城’成为三公主的陈思思。拍‘江湖奇侠’时,应该才只有十多岁。若非李翰祥在他的书中提到,还真不知道,陈思思竟有这一段从影往事; 二是片中加插了两首插曲 --- ‘春闺怨’和‘人间天堂’,都由董佩佩代唱,成为董佩佩的名作。‘春闺怨’流传之广,比起‘第二春 ’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后,有一系列的林黛影片都找上了于素秋作为主要演员。首先应该是改编自‘飘’的‘乱世妖姬’,是邵氏出品,算是巨片了,拍成上下集,阵容之大,一时无两。邵氏两位新小生赵雷和张扬很少排在一起。想得起来的仅有这一部和尤敏领衔的‘鸟语花香’。第一小生当然是当年和林黛秤不离砣的严俊。帮花除了于素秋之外,还有鹭红和杨明。这两位本来都是‘永华’新秀,演过‘爱的俘虏’‘嫦娥 ’和‘满庭芳’等片。‘永华’没落,只好到处找戏拍。

李翰祥早期的作品‘黄花闺女’,也让于素秋辅助林黛,演出春五娘一角。李翰祥甚至还让静婷唱了一首‘春五娘’,是特为这个角色写的曲,可见他对这个角色的重视。范丽日后在‘黑森林’演的角色,相信是向这个春五娘取的经。

当年,林黛跟邵氏,电懋都有片约。电懋出品‘温柔乡’中,林黛为了要追到张扬,出尽法宝,把他身边的一个个佳丽都打败,包括于素秋,苏凤和当时宣传是林黛表妹的林慧。这一排丽人行,最具星味的当然还是于素秋。

于素秋以客串身分,为电懋效劳的最后一部影片,是为丁皓跨刀的古装片 ‘萍水奇缘’。丁皓得幕后贵人相助,什么类型的片都有机会拍。这部古装片需要她女扮男装,到了边疆,与番邦公主相遇,公主竟然爱上她。这个公主就是由于素秋扮演。两人对手戏中,还安插了一首歌‘吹玉萧’,演唱者是静婷,是古色古香的歌,不大流行。于素秋当时在粤语片坛,已是主角的位置,接拍这部戏,可见她对华语片还存有感情。以丁皓的功力,她也的确需要这位大姐的援手。

说也奇怪,于素秋的京片子听得叫人舒服,原声还蛮性感的,香港的华语片坛,说得象她这么溜的,还真找不出几个。可偏偏她就是没能在华语片坛紮起来,只能做大牌的帮花。而欣赏她的却是粤语片的观众。拍粤语片她还需要请一个黎坤莲来为她配音,偏偏就有人喜欢。没想到她本人的声音比配的性感百倍。后来,有所谓‘八牡丹’的粤语片正印花旦,于素秋荣登榜上,与邓碧云,罗艳卿,吴君丽,南红,林凤,凤凰女等正宗广东人排排坐,也可算是香港艺坛的一大奇事!

Friday, May 22, 2009

不再苏醒的凤儿

苏凤走了。2007年9月28号走的,离开人间将近两年了。

脑海中一直只留下她最小偏怜的模样,没想到她离世时已是68岁了。

苏凤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四千金’里的四妹希素 Hazel。修长的身材,无邪的脸庞,眼睛大,却有点失神。她有做明星的架框,却没有做演员的料。说到演戏,她不怎么会演戏,因此,她老红不起来。‘四千金’里,人们看的尽是林翠和叶枫。林翠的活,叶枫的媚,就连穆虹的哭,都能捉住观众的视线。唯独苏凤,仅以木讷为特征,是四姐妹中最弱的一环。可是,‘四千金’没她不行。她成就了第四个典型,简简单单,无忧无虑,毫不复杂,一下子就结婚去了,天生没有烦恼,好象永远也长不大似的。苏凤就以这样的形象,使我们忘不了她。

苏凤1956年投考电懋,与丁皓,雷震,田青和林苍是同期生。‘青山翠谷’他们同时作处女露面,由岳老爷岳枫掌舵。苏凤一开始就是帮花。丁皓的条件比她好,当然受到力捧。她们和雷震后来还合演了一部 ‘古屋疑云’,成绩平平。

凡是一部片子里有三四个女角的话,苏凤都担任最平凡的那个。‘空中小姐’葛兰之下,还有叶枫,苏凤是最没有戏演的三花。‘女秘书艳史’也是李湄,叶枫之后,才到苏凤。林黛为电懋拍的两部黑白片‘温柔乡’和‘云裳艳后’,无独有偶,都用上了苏凤。在‘温柔乡’,林黛为了猎获张扬,把对手都一一击败,演这些对手的有苏凤,还有一个你想不到的于素秋。‘云裳艳后’苏凤和林黛同演孤儿院里的孤女。在片里头,针对陈厚的角色而唱的‘打断你的脚后跟’,唱的人当中有苏凤。这首调皮轻快的歌曲后来是由张露灌录的。

也许苏凤所演过的最不讨喜的角色是‘野玫瑰之恋’中张扬的伴侣。这可算是一个跟女主角对立的角色。葛兰的野玫瑰虽然狂野,但却是观众同情的对象。因此,对于抢走张扬的人,自然会受到诅咒。演这个角色,苏凤绝对不能象以往那样演回她自己。再说,在葛兰的辉映之下,苏凤在演技上的弱点更见突出。拍她哭的镜头,尤其不讨好。所以,看戏时,只听得观众骂声连连。

由于条件上的不足,苏凤在影坛只是徘徊了几年。电懋拍片多,苏凤以帮花的姿态,也拍过相当多的戏,在五六十年代交替期间,也算是树立了一个文静的大家闺秀典型。现在听到她的死讯,再想起她在‘四千金’里的扮相,不免兴起一丝怀念。

Wednesday, May 13, 2009

龙凤鸳鸯春去也

李湄以巨星之态初临电懋,第一部由她担纲的影片是‘春色恼人’,也叫‘春去也’。男主角有王豪和张扬。张扬当时也是刚转进电懋,因在邵氏出不了头。此片的演员阵容尚包括未曾冒起来的金峰(起初叫方锐),刘亮华和顾媚。


第一部显示电懋对李湄重视的影片则是以全部彩色拍摄的歌舞巨片‘龙翔凤舞’。当年未步入彩色世纪,以全部彩色拍摄的影片不多。电懋一鼓作气,一连拍了四部:葛兰的‘空中小姐 ’,林黛的‘红娃’,林翠的‘兰闺风云’,还有一部就是由李湄,陈厚,张仲文双旦一生合演的‘龙翔凤舞’。张仲文刚从台湾喷火到香港,异军突起,冷手执个热煎堆,受电懋赏识,演了这部重投资的影片,马上冲进巨星之林。当然一姐还是电懋当家花旦之一的李湄。


以拍歌舞片的斤两,似乎双旦都不及陈厚。陈厚舞姿潇洒,舞技娴熟,与葛兰在 ‘曼波女郎’中的搭档,可谓天衣无缝。陈厚初进影坛时,曾与李湄合演过一部古装片‘鸳鸯劫’,又名‘红楼二尤’。小生当时尚未紮稳,也没找到合适自己的戏路,因此,不大适合他的古装戏,也照接不误。他的从影史上,好象就只有这部古装片,其他最多只是民初装打扮。他穿上古装的确很滑稽。

演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是利青云和李湄。利青云四十年代就在周璇,袁美云的‘红楼梦’里演一名丫环。到香港后,也拍过几部小本制作, 如‘万象更新’‘爱乐流浪记 ’等(爱乐是当年的狗明星)。她也灌过唱片,唱过一些女高音歌曲。比较知名的是两首贺岁歌曲:‘假如我中了马票’和‘祝福你’,还有和田鸣恩合唱的‘艳情天’,和李义之合唱的‘桂花开放幸福来’。

在‘鸳鸯劫’中,姐妹俩合唱了一首可算是主题曲的‘红楼二尤 ’。后来,灌成唱片,由李湄和逸敏合唱。逸敏唱的是利青云的部分。逸敏和李湄声线相若,如不注意听,好象是李湄一个人在唱。这是唱片公司的大意,开了听者一个玩笑。几年后,电懋拍‘龙翔凤舞’,也许拍巨片要更加隆重,竟然不让李湄和张仲文唱,请了两位专业歌星代劳。代张仲文的是邓白英,代李湄的正是逸敏,后来录唱片时也保留这个人选。公司选歌星时看得出是以声线接近为首要条件。可是,令人费解的是,李湄和张仲文也并非不能唱,干吗不用她们的原声呢?李湄在‘鸳鸯劫’中,还独唱了一首‘鸳鸯剑’,也有唱片留下来。后来,拍‘桃李争春’时,戏中李湄的歌曲由韦秀娴代劳,两人声线大有距离,这是败笔。还好,灌唱片时,让李湄唱回‘卖馄饨’和‘多情世界’。这两首歌,李湄都唱得很好,可见,公司的眼界很有问题。

‘鸳鸯劫’可说是双生双旦的阵容。李湄,陈厚是一对,利青云,罗维是一对。关键人物王凤姐由唐真演。唐真当年是站在第二线的女星,曾经在 ‘百花齐放’里演过石慧的母亲。后来转行当了空姐,在葛兰的‘空中小姐’中负责训练空姐的就是她。

加入电懋后,除了跟林翠和叶枫有合作之外,李湄也曾以师姐的身分,带过新人丁皓,担演‘人财两得’,男主角是陈厚。稍后,又跟丁皓和王莱合演‘玉楼三凤’,男主角有乔宏和田青。后面的一部有影碟,前面的一部,还有更早的‘春色恼人’,国泰都没有出版DVD, 看来是无缘再睹了。

李湄和丁皓虽有合作,可是后来因经理和丁皓的特殊关系,分了很多戏给她演,以致丁皓的戏比影后尤敏的还多。李湄有豪爽之风,亲身飞到新加坡,据说是向大老板告了御状。后来对丁皓有偏帮的当权派果然下了台,而丁皓也是斤两有限,最后终于离开电懋。

离开电懋后,李湄还重遇故主黄卓汉,为他拍了一部‘国际女间谍’,与黄卓汉手上的花旦丁莹结了台缘。当然,那时李湄是以客串的姿态演出的。拍完此片不久,李湄就息影,到了美国。听说在那儿教洋人华语,直到她得了癌症去世为止,享年64岁。

Monday, May 4, 2009

桃李春分莺燕离

‘桃李争春’是白光从影的处女作,主题曲也是白光唱红,另外一位女主角是陈云裳,是白光的前辈,但白光却以反派的姿态,凭此片一炮而红,亦可算是影坛的异数。


‘桃李争春’这首歌加插了几句对白,很富挑逗性,开了白光之歌多有口白之先例。鼻音浓浓,半嗲半浊地,是白光的风格,也是她的长处,别人学不来。五十年代末,新马的低音圣手潘秀琼闯进香港歌坛,重唱了这首‘桃李争春’。编曲,运腔,技巧均算推陈出新,唯独念白没法追得上白姐。白光另外灌录的‘魂萦旧梦’‘假正经’‘我是女菩萨’‘相见不恨晚’都有或长或短的念白,颇具画龙点睛之妙,显示白光的天赋。这是她的拿手好戏,别人要学不容易。后辈中仅‘睡美人’叶枫得其一二,有些翻唱 ‘魂萦旧梦’的,根本连念白的那一段都省略了,无他,藏拙也。

说起叶枫,她在电懋时,曾与李湄以双旦形式拍过一部歌舞片‘桃李争春’。李湄早就拍过‘龙翔凤舞’,对歌舞片并不陌生。叶枫当时也已成为百代唱片红人,是唱家班人马,因此,‘桃’和‘李’是有得争的。

说也奇怪,戏码改了‘桃李争春’,歌却没照旧的来唱,反而是跟了另一首旧歌 ‘桃花江’的旋律。这一首主题曲由李湄,叶枫领导男女声合唱,够热闹的。但灌成唱片时,只由叶枫唱出。叶枫在‘歌迷小姐’里唱了‘我有个好家庭’,在‘桃李争春’里演歌星,从南洋初到香港,被邀上台献上一首‘好地方’。这首歌是旧瓶新酒,几首旧的旋律拼成一首新歌,听起来却也蛮顺耳的。此外,还有一首很轻快流行的‘好预兆’,在叶枫歌曲中凑成一个‘好’的系列。

李湄在片中也是歌星,当然也有好些歌要唱,可惜,电懋没用她本人来唱,而是请了韦秀娴幕后代她唱。其实,这是大大的失策,因为李湄也录过唱片,水准差不到哪里去。戏里的几首歌,绝对难不倒她。而最可笑的是,后来百代灌录片中插曲时,竟然找回李湄去唱。这两首插曲就是被称为李湄招牌歌的 ‘卖馄饨’,还有一首‘多情世界’,是李湄录得比较出色的两首歌。后来,她携‘野火’南来随片登台,也多数在台上表演‘卖馄饨’这个载歌载舞的项目。

‘桃李争春’里有一首歌是李湄和叶枫分别独唱的,歌名叫‘我爱你 ’。李湄唱的是慢板,而叶枫唱的是恰恰节奏。灌录唱片时,百代把两个版本都给了叶枫唱。有恰恰节奏的那首就叫‘我爱你恰恰 ’。

片子里还推出了一首别开生面,由双女合唱的歌‘不唱睡不着’。电懋当时招考了‘三小’,‘桃李争春’就派了其中一小张慧娴上阵,演叶枫的妹妹,也安插了这首歌,让叶枫带着她唱。没想到后来歌曲还蛮流行的。当然,歌曲是由别人代唱的,唱的人是声音尖尖的蓓蕾,很合张慧娴的鹅蛋脸,以后凡是有张慧娴歌唱的戏,代唱者都是蓓蕾。



‘桃李争春’由‘雄狮’乔宏担任男主角,与李湄配成一对。雷震居副车,算是叶枫的追求者。故事与歌曲都算及格,票房也相当不俗,因此才有接着下来的姐妹作‘莺歌燕舞’。后者本来还是准备由原班人马上阵,但后来叶枫不甘再屈居第二,与公司展开谈判。结果,当时得令的长腿姐姐获得公司支持,升上第一女主角,而本来由她担任的角色,则交了给从台湾来的所谓第一美人夷光。这是她来香港后的第一部影片。

以辈分论,李湄属师姐。叶枫刚从台湾到香港时,有好几年在永华公司都投闲置散,无片可拍,直到1957年才加入电懋,拍了‘四千金’而走红。走红之后,并没有一步登天。跟葛兰拍‘空中小姐’,跟林翠拍‘二八佳人’和‘长腿姐姐’都是第二女角。 ‘桃李争春 ’之前,她也跟李湄合演过 ‘女秘书艳史’。当然,还是居于副车地位。‘桃李争春’叫好叫座,再下来的‘莺歌燕舞’仍然叫她做帮花,她当然有理由拒绝了,因为无论是戏或歌,她都占了较大的比重,而李湄资格虽老,却已呈露日薄西山的疲态,没奈何,只好把‘莺’位让出来,把‘燕’位给了新血。

李湄没演‘莺歌燕舞’,也算是她的造化,因为不论歌或戏,‘莺歌燕舞’都不比‘桃李争春’强。通常,见好加食的作品,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四千金’的续集‘兰闺风云’也不如上集好,是同样的情形。公司的制作部门,还没有了解到,一部好的戏必须有一个好的剧本,而一部好的歌舞片必须有一些好听的歌曲。 ‘莺歌燕舞’故事胡闹,是勉强凑出来的桥段。歌也没有一首好听。两位女主角皆已发胖,舞蹈体态不轻盈,尤其是夷光,角色有点傻大姐,使她看起来近乎老天真,很肉麻,因为她当时实际上已处在少妇阶段了。

片中的歌曲还是大部分由姚敏作的,不同的是‘桃李争春 ’差不多每一首都悦耳,具有流行的条件,而 ‘莺歌燕舞’的九首歌,几乎没有一首容易上口,后来灌成唱片的,仅有‘雨中舞’与‘唔女郎’稍为可听,其他的歌曲都无迹可寻。这两首歌由叶枫和姚莉合唱,姚莉唱的是夷光的部分,在戏里好象是由静婷代唱的。

由于‘桃李争春’收得,‘莺歌燕舞’便下了重资本,用彩色来拍。其实,假如有先见之明,原先的那部就应该用上彩色了。‘莺歌燕舞’除了张慧娴之外,还介绍了另一新秀李芝安,不过,起不了什么作用。男主角点了田青和新人洪洋,还好,没再用乔宏,不然,真的让他没有用武之地。

拍了‘莺歌燕舞’不久,叶枫就‘蝉曳残声过别枝’了。到了邵氏之后,她再也不用屈居第二了,但她的影片会更使人怀念吗?


Sunday, May 3, 2009

翠清湄艳划春潮

黄卓汉是中国影坛功劳很大的制片家。提起他就会想起‘自由影业公司’或‘岭光影业公司’,再想到‘学生情人’林翠,‘工厂皇后’丁莹,‘学生王子’邓光荣和‘小李飞刀’朱江,因为这些都是他捧出来的巨星。不过,相信没什么人想得起他和李湄的关系。其实,李湄也是黄卓汉造就出来的。李湄的处女作是‘黄金世界’,但让她成名的却是‘名女人别传’,是黄卓汉的‘自由’的出品。他筹拍此片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女主角,后来,经人介绍曾参加香港小姐选美的李湄,一看便觉得有‘名女人’的派头,因此,顺理成章地,‘1953年就是李湄的了’。

李湄窜红之后,为独立公司拍了很多片子。后来,国泰到香港打天下,组织了电懋公司,天下精英,尽归我有,李湄也被罗致旗下。差不多同时投入电懋的还有葛兰,林翠,陈厚和张扬等。公司每位花旦都各开了两三部戏。葛兰演了‘惊魂记’和‘无头案’。林翠演了‘逃亡48小时’和‘提防小手’。李湄则是担了一部‘春色恼人’,另外,还同林翠以双旦形式拍了一部‘春潮’。

‘春潮’是1956,57年的制作,由陶秦导演。故事改编自世界名著,屠格涅夫的小说,是二女一男的格局。一女是冰清玉洁,慧质兰心,这是林翠的角色。另一女是风华绝代,烟视媚行,完全是李湄的戏路。夹在中间的是田青。这是田青的第一部戏,他是电懋考出来的新人,可惜,外型不讨俏,‘春潮’纵有双旦押阵,也没能使他一炮而红。

‘春潮’出了一首主题曲,与片子同名,由李湄唱,綦湘棠作曲,探戈节奏,很有浪漫情调。中间那段歌词叫人难忘:‘昨夜你梦中还梅呀梅呀梅,如今那梅花已随那流水去’。很明显是在阔太太俘虏了男主角之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唱出的。这首歌后来灌成了唱片,仍由李湄唱出,是我认为她唱得最成功的一首歌,虽然很多人都以‘卖馄饨’当成她的招牌歌。

林翠在片中本来也有一首插曲,叫 ‘满天星’,也是綦湘棠作的曲。不过,后来,不知为何,却没录成唱片。

林翠和李湄1961年还合演过‘红颜青灯未了情’,男主角是张扬。田青也押上了一角,不过是配角。这部片故事很陈旧,是电懋过了巅峰期的出品。比较让我记得住的是林翠的修女扮相,好象也没有插曲,在票房上是惨淡收场。

对邵氏提出抗议的大堆头制作 ‘宝莲灯 ’,林翠和李湄也同台合作。李湄演老生刘彦昌,林翠则是他的儿子沉香,两人皆反串。论制作,这是急就章的出品,连彩色都没用上。不过,片子却让很多明星都有同台演出的机会,使观众看得心花怒放。国泰众星,倾巢出动,好象只有当时在新马登台的丁皓没参加而已。

林翠的丈夫秦剑后来自组‘国艺’,改拍华语片。第一炮‘大马戏团’,由于角色需要一位女中豪杰,便拉拢了很有点男人气派的李湄演出。片中有驯虎的镜头,据说由李湄亲自入笼面对老虎演出,在宣传上,制造了很多新闻。不过,真正公演时,才发觉言过其实。此片有张扬,林翠的哥哥曾江和出身马戏团的蓝娣合演,还拉了粤语影坛的玉女林凤鼎力助阵。纵然如此,片子还是不卖,吹响了秦剑悲剧的前奏。

李湄1953年崛起,60年代中,事业开始走下坡。与国泰约满之后,她奋力组织一个话剧团,叫‘谈龙剧团’,以她的慧眼,提拔新人金汉与她合演了一台话剧,好象是演洛神的故事。雄心勃勃,叫人折服。

李湄最后与国泰的合作影片是‘西太后与珍妃’,由她演西太后,年轻貌美的张美瑶演珍妃。李湄在国泰的事业,也算是有一个荣耀的结束。

Tuesday, April 28, 2009

李湄为自己炮制的声和影

李湄演过戏,唱过歌,写过歌词。也许,不大为人所知的是:她也曾经当过一个制片人。是的,制片是为了自己,为了替自己制作出更适合自己演的影片。她的公司命名‘北斗’。从名字中便可看出她的壮志,她的胸襟。她的确是个女中豪杰。


北斗出品不多,数得出的只有三部:‘红红’,‘虎妞’和‘野火 ’。‘红红’是村姑进城的戏。片中就出了一首百听不厌的‘进城歌’。由李湄本人和胖子刘恩甲,再加上一班帮腔的男声,炮制出一首乡村气息很浓的歌曲。曲中穿插了李湄和刘恩甲的斗口,比现今的绕舌不知精彩多少倍。这首歌也是刘胖子唯一留下来的遗声,珍贵无比。在‘往日情怀’时段,它是点播率很高的歌曲。


‘红红’的另一首插曲‘江湖女 ’则是取‘打花鼓’的曲调,因红红是一个卖艺的江湖女儿,所以,李湄便在片中大打花鼓,唱这首歌。

未入电懋前,李湄大多跟王豪合作。王豪的硬派作风,与李湄的成熟妩媚,恰成一对。除了‘红红’之外,李湄与王豪还合作过‘鹃血忠魂’‘碧血黄花’和‘关山行’等。

进入电懋之后,与李湄合作得最理想的应该是有‘雄狮’之称的乔宏。李湄后来自资摄制的‘虎妞’便找上了乔宏。他的壮男外型,与李湄,叶枫这一类型的性感女星,最为匹配。与丁皓,尤敏的娇小型,便有点儿格格不入了。


‘虎妞’也是乡村背景的戏。因此,两首插曲‘夫妻斗口’和‘小妞儿睡吧’都是一派乡村气息。‘夫妻斗口’是李湄和杨光对唱的。杨光应该是代乔宏的角色。‘小妞儿睡吧 ’则是催眠曲形式,李湄独唱。


‘野火’可谓开正李湄的戏路,找来的搭档高原也是很有男性魅力的演员。高原不是第一线演员,不过很多戏都有他的角色。印象中,曾和丁宁演过‘迷魂曲’,和乐蒂,张冲演过‘蕉风椰雨’,也和张仲文,杜娟演过‘杜鹃花开’,亦正亦邪,是个实力派演员,可惜没能攀上第一线,真正红起来。李湄还从台湾罗致了当时还没有成名的张徹,与她联合导演‘野火’。张徹也是此片的编剧。从这儿可以领略李湄的独具慧眼。张徹日后果成大器,成为百万大导。

‘野火’共有四首插曲,皆由李湄自己作词。李湄的才女身分,又可见证。除了‘野火’一曲算是主题曲之外,李湄还和杨光再度合作,对唱了一首‘问’,流行度似较‘夫妻斗口’为高。‘长夜曲’是抒情的慢曲,夜深人静,听这首歌,李湄的沙哑低廻,更见功效。比较媚俗和空洞的一首是‘恰恰恰唔’,只能算是凸显李湄性感的歌路而已。这几首歌大部分由王福龄作曲,是‘不了情’之前的作品。

以上是李湄自资摄制的影片插曲,声和影可以说都是李湄为自己炮制的。尽显自家长处,应该是这些歌曲的特点。当然,李湄也在一些其他的影片里,唱过几首招牌曲。这些为她传世之作,等以后一一介绍。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龙虎沟’的插曲

刚看了岳枫在六十年代导演的‘龙虎沟’。以前没看,是因为觉得这一类民初打斗片不是很合我的胃口。现在要看,是因为想听听影片的插曲。果真没错儿,我的确不喜欢这个类型的戏,不过,拍车队的片段,还蛮有气势的。虽是岳老爷的后期作品,却仍摆出了应有的架势。

至于插曲,总共算是有三首,但其实只有两首。其中的‘待嫁女儿 ’是从岳枫的旧片‘燕子盗’挪过来用的,不算数。当时,邵氏影片都这么取巧,好象‘小云雀’就用了‘不了情’‘情人的眼泪’‘相思河畔’‘花月佳期’等旧曲来塞上,看起来,好象有很多插曲,可是,真正算得上插曲的就只有那么几首。

‘龙虎沟’的女主角郑佩佩是演一个女侠型的角色,歌不用她唱。唱歌的任务落在第二女角林嘉和刚冒出来的新人李丽丽身上。代林嘉唱的是静婷,首先是跟男声合唱的 ‘车队歌’。静婷正值壮年,声音响亮,中气充沛,唱来不负众望。另一首‘待嫁女儿’是用过的旧歌了,是静婷的招牌曲之一,近年她的演唱会,每每派上用场。

代李丽丽唱‘万年青’的是女高音鲍培莉,音色一流,尤其是象这一类的民歌。李丽丽可能初登银幕吧,才十来岁,很幼嫩,蛮讨人爱的。最近,在萤光幕上,屡见她演一些女佣,管家等戏份不多的老旦角色,真的有点儿心痛。‘龙虎沟’里的她可是我见犹怜啊!

男主角金汉当年很帅,难怪能掳获影后的芳心。他在同年代演的‘猎人’,周旋于众艳星和肉弹之间,猎艳本色,入木三分。可惜,日本导演并没把戏拍好,摄影机往往放在同一个地方,一个角度就拍完整场戏,连方逸华唱‘憔悴’时也是一样,一个特写都没有,都是远远,远远地拍。剧本也不帮忙,漏洞百出,越看越搥心肝。‘龙虎沟’的剧本也不见得好,能够让人看下去,已经算是万幸了。

对了,原来‘龙虎沟’也出现了一对离了婚的夫妻,后来在台湾成了不老传说的潘迎紫,还有现在于电视上,操着半咸不淡的粤语,还能屡演吃重老生角色的陈鸿烈。他们当时都还是新人,也还没结婚。看着他们年轻时的模样,怪有趣的!

Wednesday, February 4, 2009

张露的电影歌曲--- 补遗篇

写完第一篇,发现有些遗漏,特补上这一篇。

其实,张露早在1948年,便与电影结上了缘。她为‘风月恩仇’唱了一首‘陌上花’,由庄宏(即严折西)曲,陈式(即陈蝶衣)词。此片还有两首陈娟娟的经典歌曲:‘闺中吟’和‘待燕曲’。三首歌皆非常动听。主角除了陈娟娟之外,尚有袁美云和严俊。

1951年,张露为袁美云,欧阳莎菲合作的‘条条大路’唱了‘蔷薇寄情’和‘郎情妹意’。这两首歌未曾听过唱片,不知道有没有出版唱片。同时间,张露也为永华影片‘爱的俘虏’唱过插曲。其中一首‘我见你’后来李晶洁曾灌成唱片。‘爱的俘虏’由永华当时力捧的两位新星鹭红和杨明联袂演出,男主角是罗维。

这个时期,除了‘新红楼梦’之外,张露也为1953年的影片‘丈夫日记’灌唱插曲,为周曼华唱‘灯下’,为刘琦唱‘黄金歌’。男主角还是罗维。同时期,欧阳莎菲主演的‘慾魔’的主题曲,主唱的任务交了给张露。

五十年代中,香港歌唱片掀起热潮。刘亮华继‘多情河’后,演了一部时装片‘愿嫁金龟婿’,其中一首插曲‘要想嫁’是由张露灌成唱片的。歌是恰恰节奏,另一首慢节奏的‘新月’则给了潘秀琼唱。

上官清华自资摄制的影片‘花迎春’,也分了一首插曲给张露唱。歌名叫‘今夜’,是当时流行的乐与怒rock'n'roll节奏,张露五十年代以热辣奔放见称,是开正她的歌路。

差不多同时期,石慧主演的一部喜剧‘鸾凤和鸣’,再度邀得张露为‘长城’效力,幕后代唱了一首‘理想的丈夫’,不过这首歌未见有唱片出版,就这样歌曲随着影片底片而消失了。

一直到1968年,国泰为了捧李琳琳和金川,开了一部‘青春的旋律’,主要歌曲由静婷和江宏唱,但其中一首大合唱的‘营火会’却是由张露领唱的。张露在七十年代中退隐,这可能就是她跟电影告别的歌曲吧。

Sunday, February 1, 2009

张露的电影歌曲

张露为整部电影代唱的例子,真的想不起来。别人为电影代唱了,而过后由她灌成唱片的,则有不少。我想那是因为张露的歌声太突出,太容易认出来了,跟一般明星的脸都配合不上,不象静婷,声音多变,配谁象谁,不论林黛,乐蒂,叶枫,钟情,李琳琳,配上谁的脸,都不怎么觉得那就是静婷。张露不行,一听就听得出来。她的声音,使她能登上‘中国歌后’的宝座,有些歌还真非她唱不行。她妹妹晓露在这一点就远远不如她。晓露声音中性,没有姐姐的那种特质。

张露灌录的第一张唱片‘小巷春’和‘关不住’,我无缘识荆。她首先被邀上银幕客串演唱的是在歌唱片‘柳浪闻莺’中主唱‘淑女窈窕 ’,与她同片客串演唱的还有鼻腔歌后吴莺音,唱的是名堂很大的‘听我细诉’。张露接下来的电影歌曲,应该就是灌唱‘新红楼梦’中的‘烛光曲’。乍听之下,像是一首在夜总会或舞会中所唱的歌。这首悦耳的歌,在流行的程度上,甚至有盖过主角李丽华所唱的 ‘黛玉悲秋’和‘黛玉自寿 ’的趋势。

在钟情的歌唱片横扫影坛之际,张露也被罗致,在‘哪个不多情’中客串了两首歌:‘呼拉拉夷’和‘跳一个猛步’,是属于节奏热辣辣的歌。前者有夏威夷情调,风格接近张露为‘两傻大闹摄影场’唱的‘隔层纱’。

‘多情的野猫’拍竣后,张露也获‘百代’分配,灌录其中一首插曲‘水边小唱’。在影片里头,应该是姚莉代唱的。张露唱来,也不失村姑的味道。

丁皓为严俊拍的‘野姑娘’是歌唱片,但丁皓只分到一首跟江宏合唱的‘鸳鸯桥下两相亲’,其余的歌曲都分由吴莺音和张露灌录。张露唱的那首是风趣万分的‘野小子’。

黄卓汉为捧丁莹而拍的‘何处是儿家’,片中有一首爵士味很浓的‘再尽这一杯’。这不是为丁莹唱的,应该是夜总会里的一首歌。唱片后来是张露灌的。丁莹的另一部片子‘小野猫’也有一首歌是要仰仗张露的,那就是‘人人都说城里好’,这首歌张露唱来非常活,很多歌友都爱听。

张仲文和罗维演过一部‘风情尤物’(原名‘情魔 ’),主题曲‘情网’就是张露灌唱的。

林翠为新华拍的游泳歌舞片‘碧水红莲’,片中有不少歌舞场面,其中有一首‘街灯下’,是第二女主角石燕所唱,后来由张露灌成唱片。

林黛演的 ‘云裳艳后’,插曲原由夏丹代唱。灌唱片的时候,‘静悄悄’分了给潘秀琼,‘打断你的脚后跟’给了张露,这是针对陈厚的角色而唱的歌,风趣,刁蛮,正合张露的歌路。夏丹本人只唱回一首 ‘钢针舞曲’。

张露化名陈露,为‘长城’灌录过一些歌曲,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门边一树碧桃花 ’是夏梦,傅奇演的‘不要离开我’的插曲,由赫赫有名的金庸填词。金庸当时是长城编剧,笔名林欢,还没开始写武侠小说。歌曲带民谣风,很容易上口。‘不要离开我’由林欢编剧,同名的主题曲也是张露灌唱的。

‘假如是一颗珍珠’来自‘望夫山下’,是夏梦,李嫱早期合作的名片。歌词寓意深刻,旋律也动听。张露的清脆歌声,蛮配合夏梦秀丽脱俗的形象。

‘跟谁去商量’来自石慧少女时代的影片‘视察专员’,改编自俄国剧作家果戈里的名剧‘钦差大臣’。合演者有平凡,张铮和刘恋等。作曲人是黎小田的父亲草田。

张露最后一首与长城有关的歌曲是 ‘不许他回家’,还是夏梦的影片‘雪地情仇’的插曲。灌唱这首歌的时候,张露用回本来的艺名,因为唱片由‘百代’出版,没有合约纠纷。也因此,这首歌还能够流传下去。由长城出版的那一批,不见有再版,纵然有收藏家愿意拿出来翻录,相信也不会很清晰或齐全,这是很遗憾的。

张露凭‘你真美丽’红起来。早期的歌曲以歌声清纯见胜,当时的代表作有‘信不信由你’‘褪了色的梦’‘恨海难填’‘八面玲珑鼓’‘露珠和蔷薇’‘谈爱要小心 ’‘正在想’‘我要你的爱’等,后来到了香港,得意的作品也有‘容易记起你’‘鱼儿哪里来 ’‘小小羊儿要回家 ’。张露唱过无数英文译曲,以‘给我一个吻’和‘小癞痲’领导潮流,但以‘蓝色的探戈’最具深度。六十年代则改唱日文译曲,以‘苹果花’‘打鱼忙’得人喜爱。

最后提一提她为李丽华的影片‘新蝴蝶夫人’所唱的‘花嫁’。歌名是日文的新娘,戏里是大合唱,新娘就是李丽华,歌曲是在新娘出嫁时,一大群人围着新娘唱的,因此也记不起在片中是谁领唱的,应该不是李丽华,也好象不是张露。但后来张露出了唱片,歌曲却大红特红。这也可以说是李丽华走宝的又一首歌。李丽华在晚年时于新加坡把这首歌收进专辑里,但已经时不我与,歌友对张露原唱的版本,还是念念不忘。

何亚锟牛年伊始为悼念张露而写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时装的‘红楼梦’和‘西厢记’

五十年代初,香港影坛出了两部古典小说的时装版。一是‘新红楼梦’,另一是‘新西厢记’。两部都或多或少与噱头大王张善琨有关。

‘新红楼梦’是旧长城的制作。长城本由张善琨发起。后来由袁仰安接手的是所谓新的长城,捧出了夏梦,石慧,傅奇,陈思思等五六十年代巨星。拍 ‘新红楼梦’时,仍仰仗当时红透影坛的李丽华和严俊。五一,五二年,林黛,夏梦,尤敏等尚未出道。林黛玉一角除了李丽华,还能找谁?严俊也是当然的贾宝玉,虽然man了一点儿,而娇滴滴的薛宝钗就顺理成章落到了当时还没现老态的欧阳莎菲的身上。除了金玉良缘这三个主角之外,本片还出动了龚秋霞演贾母,陈娟娟演晴雯,陈琦演史湘云,罗兰演王熙凤,王元龙演贾政,裘萍演紫鹃,李芳菲演袭人,平凡演薛蟠,刘恋演贾元春,可谓巨星如云,是当年的大制作。

此片由岳枫执导演筒。演王熙凤的罗兰便是岳老爷的太座,并非后来粤语片的女星罗兰。

说实话,李丽华的外貌象薛宝钗多过林黛玉,因为她太雍容华贵了。演林黛玉实在没什么人比乐蒂更合适,站出来就是多愁善感的样儿。无奈乐蒂晚出世了几年,遇不上象张善琨这号人马。身为女主角,李丽华唱了四首歌。‘黛玉自寿’‘黛玉悲秋’‘良辰美景’是独唱的。‘随风飘荡’是和陈琦合唱的,两人皆属年轻,有朝气,片里还有打网球的镜头。史湘云在‘红楼梦’的分量本来很轻,但在此片里是加重了,跟一般的‘红楼梦’影片不同。陈琦少演主角,在这么一部大制作里,还唱了一首歌,可算是她的传世之作了。

欧阳莎菲在当红时曾录过唱片,但没什么代表作,可见歌艺不怎么样。演薛宝钗时,她负责唱了一首插曲,叫‘烛光曲’,后来由张露灌成唱片,也流行过一时。在片里是不是由欧阳莎菲本人唱,不得而知,但张露的版本,算是名作。此’烛光曲 ’与邝玉玲的‘烛光曲’不同,后者是梁醒波演的‘童军教练’的插曲。

陈娟娟演晴雯,型是对了,不过,以当年陈娟娟在影坛的地位而言,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也代表着她在影坛走下坡路的开始。善唱的她,也分到了一首歌‘月亮光’,由于没有唱片,因此从来没听过。在童星年代,陈娟娟倒是唱过一首很感人的‘月光光歌’,来自影片‘迷途的羔羊’,听了会叫人落泪。无论戏路或歌路,陈娟娟皆给人一种凄凉感。她本人的命运也如此。在四姐妹中,她算是早逝的一位,叫人不胜唏嘘。

六首插曲,有两首‘黛玉悲秋’和‘良辰美景’是由陶秦作词的。陶秦编剧出身,也是一流的作词家。周璇在香港拍的影片‘花街’和‘彩虹曲’,有好多首歌都是他填词的。他才气横溢,后来升作导演,五六十年代,同岳枫齐名,拍过不少好片。‘不了情’‘痴痴地等’是他作词的巅峰作。

由王实甫原著改编的‘新西厢记’,以白光挂头牌演摩登的红娘,导演屠光启当时的太太欧阳莎菲演崔莺莺,鲍方演张君瑞,而演崔夫人的正是张善琨的妻子童月娟,所以说,这部‘新西厢记’也跟张善琨拉上了那么一点儿关系。丈夫去世后,童月娟掌管‘新华影业公司’,靠钟情的歌唱片吃糊,后来也想捧红从新马过去香港的张莱娣,以为她歌舞全才,就为她改名蓝娣,拍了很多戏,无奈蓝娣就是红不起来,一直没能登上巨星的位置。

白光的戏,很少没有歌的。这一部也不例外,有‘绿野之春’和‘用我们的力量’两首,都由白光唱,梁乐音作曲,可是也没出版唱片。旧歌簿中纵有歌词,但歌却没流传下来。白光有多部电影的歌都遭到如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