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0, 2009

林黛早期歌曲的支柱

林黛最早拍的几部电影都不乏动听的歌曲。两部乡野片‘翠翠’和‘金凤’打响了招牌,接下来的两部时装片‘吃耳光的人 ’(又名‘笑声泪痕’)和‘春天不是读书天’都有歌曲压住阵脚,而作曲的大功臣也就是原先两部影片的作曲者白郎。

五十年代初,姚敏尚未在香港展开拳脚,香港电影歌曲大部分出自白郎之手。当年四大名旦之一欧阳莎菲主演的‘天长地久’,有一首插曲叫‘幻想曲’。从福建厦门来的鹭红主演的‘狗凶手’,也有一首插曲叫‘留春曲’。当年都是红极一时的名曲,两首曲子皆由方静音灌成唱片,到今天仍旧在播送。这两首歌曲都是白郎的作品。

李湄和利青云合演的‘红楼二尤’主题曲和插曲‘鸳鸯剑’由白郎作曲。李湄另一部名片‘一念之差’的插曲‘哑巴会说话’和‘有这样一天’同样是白郎的作品。

刘琦,王豪主演的名片‘传统’里,有一首插曲‘小奴奴’是北方小调,由上海小姐张伊雯演唱。林翠的处女作‘女儿心 ’,出了一首‘太阳驱走了黑暗 ’。这些皆出自白郎的手笔。

田鸣恩在香港拍的唯一影片‘嫦娥 ’,四首插曲‘猎歌’,‘凯旋歌’,‘金殿舞曲’和‘欢乐太平’,有雄壮粗犷,铿锵豪迈的,也有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前两首由田鸣恩自己唱,后两首则把重任交托给张露的妹妹晓露,全部是白郎所作,但听起来却有不同的曲风。

林黛,严俊继‘翠翠’之后拍了时装片‘吃耳光的人’。严俊演父亲,林黛和初进影坛的金铨演儿女。他们为了鞠躬尽瘁的爸爸,唱了一首在父亲节必播的 ‘可爱的爸爸 ’。此外,还有一首郊游气息浓的‘山歌’和表现摩登生活的‘热闹的舞会’。这三首风格各异的歌曲,都由白郎作曲。其中‘可爱的爸爸 ’和‘山歌’一直受到歌影迷的欢迎。

‘春天不是读书天’是林黛,严俊首次尝试歌舞片,一些歌曲,有点歌剧形式,都只能在戏里听到。个别灌成唱片的只有林黛独唱的‘春光好’和‘春天圆舞曲’,大合唱的‘春天原是读书天’,还有林黛,严俊合唱的‘读书乐’。最后这首歌有亦庄亦谐的口白,既唱又念,在当年是划新风格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 ‘钟小姐,钟小姐’的念白声,可说是红极一时,使林黛,严俊的歌曲在市场上更上一层楼,唱片的销量真是扶摇直上。这全是作曲人白郎的功劳。

由于林黛,严俊的歌曲大卖,当时,也许为了应付市场的需求,有些影片没有拍完,便已经录了插曲,制成唱片出售。没料到有时会中途发生变故,影片埋不了尾,以致出现有插曲却没有影片的怪现象。林黛有两部影片就中途发生了变故,录了插曲,却没有影片上映。一部是‘红娃’,据说拍好的底片遇上火患,影片葬身火海。另一部是‘落马湖’,不知何故,也是迟迟不见影片上映。

‘红娃’原作本有几首乡野气息也很浓的插曲,包括林黛唱的‘早晨的太阳’,严俊唱的‘十七八的姑娘’,林黛唱的‘赶车的姑娘’,还有林黛,严俊合唱的‘草原情歌’。头两首都由白郎所作。‘早晨的太阳’可以说是‘热烘烘的太阳’的姐妹作。当时,这几首比电影还早面世的歌曲,想不到也大为流行。

几年后,电懋把‘红娃’挖出来,重新再拍。不过,当时林黛,严俊已分道扬镳,男主角换了张扬,女主角还是林黛,并且拉了很有分量的老生王引,铁三角辅之以戏骨王莱和初演重角的杨群(杨群在此片以演一个娘娘腔的角色出位,逐渐脱离配角行列),以当时罕见的全部七彩拍摄,并赴日本拍外景,视之为重头戏,可说是轰动之作。电懋的‘红娃’,把以前永华那部的插曲完全放弃不用,另外再由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炮制了一首合唱的‘小绵羊’,由林黛和杨光合作。这是他们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因此,很有纪念性。可惜,歌曲却不比旧的‘红娃’的插曲流行。

另一部‘落马湖’,林黛录了‘青春熬干了’和‘好收场’两首歌。‘好收场’是林黛自录歌以来,唱得最好的一首,嗓子最甜润,相信同录音时的状况佳有关。歌曲是綦湘棠的作品。流行的程度比不上林黛的其他乡土歌曲。会不会是因为影片最后没有上映的缘故呢?

电懋后来也拍了一部‘落马湖’,是捧白冰的影片,成绩平平。影片里倒是有一首改编自民谣的歌曲‘知道不知道’深得人心,是小调圣手刘韵的招牌曲。每逢演唱会,刘韵必定会选唱。

在林黛早期的电影歌曲中,白郎扮演着支柱角色,使林黛,严俊的歌曲走进每个人的心坎,也增加了他们影片的魅力。白郎的作品,品种繁多,各有特色,不但让林黛和严俊红透半边天,连李湄,方静音和逸敏等都得感谢他。他在香港最后的名曲是 ‘满庭芳’的插曲‘老古董’,是方静音的名作之一。这部影片由杨明,钟情,陈厚主演。演‘老古董’的是当年还没到三十岁的王莱,她以此片奠定老旦的基础,‘千面女星’的称号从此非她莫属。

据说,白郎后来从香港回返中国,香港歌坛就以姚敏为主。如果白郎留在香港,相信香港流行乐坛自会有一番不同的景象。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林黛严俊的乡野情怀

林黛靠乡野片走红。一部‘翠翠’石破天惊,李丽华的天皇地位突受威胁。这是严俊的功劳吗?谁选上沈从文的‘边城’,谁就有功。谁让林黛演那个村姑翠翠,谁就有功。谁为‘翠翠’作出六首那么好听的歌曲,谁就有功。

林黛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林黛能走红,全拜这双大眼睛所赐。林黛的歌声有瑕疵,像是缺乏中气,但半个世纪多了,没有人愿意听非林黛唱的‘翠翠’和‘金凤’插曲。制作人明知道她歌声不够完美,请来了有声乐底子的王若诗为她代唱。可是,影片一出,唱片公司还是找回林黛灌录这些插曲,唱片卖个满堂红,听众对林黛的嗓子,照单全收,没有一个声乐家比王若诗更倒霉了。

不能说严俊不够慎重,本来善唱的他,也请来了唱美声的田鸣恩,为他唱‘翠翠’和‘金凤’的所有插曲。为啥?也许因为其中一首‘月下山歌’挺难唱吧。为求完美,因此请来了田鸣恩。不过,唱片公司却在唱片上标明是严俊唱,让田鸣恩委屈了很多年。甚至后来出版激光唱片,还依然故我,只登严俊,不登田鸣恩,这是明知错而错,为市场而取巧,误导了听众,甚至一些电台播报员,没弄清楚就照报如仪,明明是田鸣恩的歌声,却报了严俊的名,这个错误到今天应该纠正过来,把功劳还给田鸣恩。

‘翠翠’有插曲六首,至少有三分之二由白郎作曲,全部歌词都由李雋青撰写。只有一首男声独唱的 ‘你真美’是由白丁(即綦湘棠)作曲,其余男声独唱的‘月下山歌’跟合唱的‘爱的纠纷’由白郎和秋秋作曲,男声的‘不讲理的姑娘’和林黛的嫁妆曲‘热烘烘的太阳’则由白郎和唐向作曲。剩下的一首女声的‘是真是谎’(又名‘怎么样跟他讲’),作曲是周方,不过,曲风很接近其他插曲,不知道白郎是否也有份参与。

这些歌曲都很有乡土气息,俏皮中不带俗气,其中‘月下山歌’甚至还有文艺歌曲的味道,可以说是歌中极品,因此,历数十年而不衰。

‘翠翠’的姐妹作‘金凤’影片和歌曲的风格紧随‘翠翠’。其中有两首林黛,严俊合唱的‘野丫头’和‘光棍苦’仍由白郎作曲。另外一首合唱的‘送情郎’和林黛独唱的‘牧羊歌’是姚敏的作品。所有的歌词都由祥子(即李翰祥)填写。还有两首‘摘苹果’和‘流水寄情’虽列为插曲,但从来没听过,不知道会不会中途抽起,没有灌成唱片。

两部片子都由田鸣恩和王若诗幕后代唱,不过,‘金凤’的插曲由严俊自己灌成唱片,不再让田鸣恩代劳。严俊自己唱来,虽没有田鸣恩的美声,却多了一份戏味,谐趣讨俏,相信这是别人学不来的。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最有气派的老生

演老生戏却能够挂头牌的,除了王元龙之外,就只有王引,而在五六十年代,王引担主角的戏,比王元龙多。认识王引,似乎要从‘海棠红’算起。‘海棠红’是重拍‘血染海棠红’。原作有白光,严俊,龚秋霞,陈娟娟。新作由李丽华和王引领衔,带着当时还是新人的钟情和陈厚,龚秋霞的角色给了林静,陈娟娟的角色由钟情顶上。声势怎么也比不过原作。王引演的是严俊的大盗海棠红,风流倜傥似有不及,靠的就是一个‘稳’字。数年后,严李即将结婚时,拉了王引演了一部改编自‘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贵妇风流’由王引演不能人道的丈夫,李丽华演不甘寂寞的太太,严俊是情人,以三人的实力,本该是好戏连台,无奈,雷声大,雨点小,拍出来的成绩没有想象中的震撼。

童年时,有一部戏让我哭得死去活来。那就是萧芳芳初挑大梁的‘苦儿流浪记 ’。这部戏由名制片人朱旭华炮制,聚集了一班老生老旦,为萧芳芳押阵。最厉害的是邀得老牌影后胡蝶复出。老生则有王引演出萧芳芳的师父,戏到一半就死掉了。王引一派慈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胡蝶晚年名作‘后门’,导演李翰祥也找上了王引当男主角。王引和胡蝶都有超水准的演出。童星王爱明表现很可爱,是她早年的杰作。除此之外,此片也捧红了具有古典美的南京佳丽李香君。这部片后来在影展上得了最佳影片奖。

‘后门’之成功,使邵氏依着同样风格,开了一部‘手枪’,还是由王引带着李香君,此外,还有一大堆明星客串。主戏在王引身上,李香君则牺牲美貌,满脸憔悴,演一个贫病的妇人,是邵氏少有不以票房为依归的影片。

五十年代中,王引还演过一部很有名的文艺片‘长巷’。这个戏本来是捧陈燕燕,因为这是她的第一部老旦戏。不过,它的演员阵容特强,后来演变成演技大比拼,王引,陈燕燕之外,王莱,高宝树都异军突起,不让苦旦专美,相比之下,反而是后起的葛兰有点吃亏。此片也让年轻的金铨初露头角,演个小阿飞,不过,他要再等很多年,才能登上大导演的宝座。

五十年代的大牌女星,差不多都与王引结过台缘。他同林黛,张扬演过 ‘红娃’,同尤敏演过‘玉女私情 ’和‘小儿女’,同林翠演过‘爱的教育’,同葛兰,林翠,赵雷,乔宏演过‘啼笑姻缘’,同丁皓演过‘一段情’,同叶枫演过‘喋血贩马场’,也同钟情演过‘浪淘沙’。其中,‘玉女私情 ’是尤敏从邵氏跳槽国泰的第一部影片, ‘爱的教育’是林翠与秦剑婚后复出的第一部影片,在她们的从影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作品,同样得找来王引,以他的声誉及演技来稳住阵脚。

六十年代,王引转到台湾发展。这段期间,他对影坛最重大的贡献,莫过于拍了从琼瑶名著改编的‘烟雨濛濛’,捧红了日后成为影后的归亚蕾。到今天,归亚蕾也步上王引的后尘,演老旦却能挂头牌,名震两岸三地。

步入七十年代,李翰祥也去了台湾拍片,以手上的皇牌甄珍配谢贤拍 ‘缇萦’,请来王引演缇萦的父亲。这可以说是王引临退休前的一部大片。自演老生以来,众多星辰皆以王引为倚赖,有他在便是巨片的保证。不过,他后来自资拍片,小本经营,佳作不多。对女儿袁小云也欲捧乏力。然而,他能以独立小公司之力,发掘出一颗闪耀的归亚蕾,证明他也是有不凡的慧眼的。

Tuesday, August 18, 2009

演过主角戏的谢家骅

提起谢家骅,我们这一代印象较深刻的,似乎是她在1960年复出,受国泰情商客串演出的黑白片‘快乐天使’了。这部戏由尤敏担戏,男主角是雄狮小生乔宏。谢家骅演一个富家小姐,追乔宏却追不到,乔宏看上的是演护士的尤敏。尤敏体型娇小,一派小鸟依人,纯东方型,跟乔宏蛮不相称的。另外一个与雄狮配不到一块儿的国泰花旦是丁皓。看看‘母与女 ’的后半段,丁皓和乔宏对唱‘谈情说爱’的那一节,就知道电影制作人当时犯了多大的错误。乔宏由江宏来代唱,也是匪夷所思的搭配。由谢家骅追乔宏,乔宏又显得太嫩了。

谢家骅是上海小姐,四十年代到了香港,五十年代初活跃影坛。拍过的戏也不少。有一部‘新母性’比较突出,合演的小生是王豪和岳麟,另一位女星是蓝莺莺。红薇的儿子严昌(也就是后来的秦沛)当时演童星。这部戏有两首插曲:‘烛残花落’和‘春晨舞曲’,可能是逸敏的歌曲。

一部关于选美的大堆头影片‘天堂美女’也由谢家骅主演。有份演出的包括同是上海来的韩菁清,中法混血儿罗娜,蓝莺莺和早逝的朱缨。当时都是新人,后来的际遇各有不同。

‘银海仙歌处处闻’是歌舞片。除了谢家骅之外,演员还包括当时拍片蛮多的利青云,红小生黄河,王元龙和李芳菲。虽是歌舞片,但流行下来的插曲只有一首‘开大麦’,片中由黄河和利青云合唱,灌录唱片时,由张露的妹妹晓露唱出女声。

谢家骅也演过几部古装片‘妲己’‘杨贵妃’和‘火烧碧云宫 ’。前两部以彩色拍摄,第三部合演的阵容不弱,有岳麟,张翠英和王莱。到参加‘快乐天使’的演出时,谢家骅算是久休复出了,无奈已有时不我与之感,掀不起什么涟漪。

在这之后,1965年,她在影坛作了最后的冲刺,自资拍了一部‘黄金难买美人心’,但却以粤语拍摄,虽有名伶罗剑郎和梁醒波押阵,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1972年底,这位演过主角戏的上海小姐,终于离开尘世。

居于二三线的女星

李芳菲四十年代从影,五十年代属于她最忙碌的时期。不过,她都停留在二三线,从没演过第一女角的戏。虽是配角,却也闯出个名堂。常看戏的人,都知道有个演员叫李芳菲。她貌属中姿,带点风尘味,但角色并没有局限于风尘女子的框框。

葛兰未入国泰前,曾与罗维合演‘酒色财气’。第二女角即由李芳菲担任,演罗维的妹妹,外型稍嫌老气,但还分派到一首歌,和吴家骧合唱,就是后来由邓白英和杨光灌录的 ‘爱情保险’,还蛮流行的。

钟情凭‘桃花江’窜红之后,便拍了一连串的歌唱片,包括‘哪个不多情’,‘葡萄仙子’,‘一见钟情’等,这些片子,李芳菲都有份演出。其中‘哪个不多情’是演钟情的姐姐,是主要的配角。后来,潘秀琼应姚敏之邀,首次拍主角戏,演了‘哪个不多情续集’,大姐的角色延续下来,还是由李芳菲出任,同甘草演员陈又新配成一对,演夫妻,两人还合唱了一首歌‘只怪你太多事’,由逸敏,江宏灌唱。由此可见,李芳菲并非一般的配角,而是能够演一点戏的大配角。

‘哪个不多情续集’有另外一位女配角沈云,也是从来只演二三线的角色,可是一直演了很多戏,戏份也蛮重的。在这部歌唱片里,她和金峰合唱了一首插曲,叫‘你不要说不’,后来由邓白英和江宏录成唱片。金峰和沈云在真实生活中是夫妻,在戏里,他却属意潘秀琼的角色,也真难为他。

沈云另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影片是和葛兰合演的‘野玫瑰之恋’,她就演与葛兰打对台的小歌女,在风头上斗不过葛兰,便与她大打出手。这场在夜总会双女打斗的戏非常精彩,让人深深怀念。

李芳菲和沈云演技是有的,欠缺的是貌,因此,没有人会想到要把她们扶正。不过,以她们演戏之多,观众还是会把她们深印脑海的。

Friday, August 14, 2009

霸王 魔帅 慈父

王元龙演过‘楚霸王’,在影坛上资格也够老,因此有‘银坛霸王’的称号。他排行第四,所以,也有‘四爷’的别称。1903年诞生,1924年演出第一部电影‘人心’。五十年代初,到了香港,当时,出名的戏有‘王氏四侠’,由他亲自导演,也出演四侠中的老大。这部戏其实已是旧片重拍。1950年的版本,罗致了王引,王人美和王丹凤演其他三侠。噱头是演员本身都姓王,可见成名的演员中,姓王者何其多。在此片中,善演反派的王四爷演了正派,而演大反派的却是大红人严俊。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有两位童星,王小龙是王元龙的女儿,男童星长大后则是凤凰小生江汉。

这种由全部姓王的人来搞一部戏的现象,在五十年代末也出现过一次。片子叫 ‘喋血贩马场’,制片王龙,男主角王引,王豪,女主角叶枫,本名王玖玲,第二女角舒情是叶枫的姐姐,自然也姓王。这部片让叶枫唱了一首很动听的 ‘小窗相思’,算是叶枫的经典歌曲,不过,挺难唱得好。叶枫晚年复出办演唱会,都避重就轻,不唱此曲,听众好没福气。

到了香港后,王元龙其实已经改演中老生,成为戏中的甘草,差不多每一部片子都会有他,当红的男女演员都和他结过台缘。不过,其中有三部戏,他是以主角姿态出现的。1952年,李丽华演过一部‘勾魂艳曲’,片中虽有黄河和鲍方,但其实,王元龙才是真正的男主角。最后被李丽华骗得人财两空的人就是他。李丽华演的是个烟视媚行的反派角色,算是一反天皇巨星的传统。片子歌曲蛮多的,包括 ‘知音何处’,‘香车美人’,‘一把扇子’,‘喜上眉梢’,‘断肠曲’,‘尽情欢笑’和‘泪’。这里的‘香车美人’与葛兰后来的那首是不同的歌曲。‘泪’后来也有潘秀琼的重唱版本。

1956年,王元龙以大魔头的姿态,出演了‘一代魔帅’,说的是军阀横行的故事。由当时得令的李湄担任女主角,此外还有‘上海小姐’谢家骅和李芳菲。小生则是黄河。

差不多同时间,制片家也以王元龙担纲演‘袁世凯’这个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李湄,黄河再度助阵,再加上王豪,鹭红,混血儿罗娜和李芳菲,阵容不弱。中年的王元龙尚能以反派挂帅,成就自是不凡。

不过,别以为四爷只能演反派,他的正派功力亦具有深厚的基础。1957年,国泰得奖影片‘四千金’便选中他演穆虹,叶枫,林翠和苏凤的父亲。叼着一根烟斗,慈祥,威严,让观众一眼就对他充满好感。‘四千金’戏好,父亲占的功劳很大。

1959年7月20日,王元龙在台湾病逝。最后的几部影片包括钟情演的 ‘多情的野猫’和‘湘女多情’,韩菁清和赵雷演的‘我的爱人就是你 ’,还有王引,夏厚兰演的‘虎穴擒兇’。最后这一部上映时好象改名为 ‘失去阳光的人’。让人注目的是片中出了一首经典歌曲‘今宵多珍重’,崔萍就凭这首王福龄的作品,屹立歌坛数十年,立于不倒地位,

Wednesday, August 12, 2009

严李重谱合欢词

严俊,李丽华未结合前,早已是银幕上的紧密拍档,一九四十年代便已开始在电影中合作。早期在上海合拍了歌舞片‘万紫千红’和‘凌波仙子’。1950年,二人皆已到了香港,首先合作的影片是‘说谎世界’和时装的‘新红楼梦’。林黛未崛起影坛前,严李尚合拍了爱情片‘巫山盟’,民初片‘小凤仙’和奇情片‘风萧萧’。

李丽华在‘万紫千红’中唱了由陈歌辛所作的几首名曲,包括‘万紫千红’‘晨光好’和‘群莺飞’;在‘说谎世界’中唱了‘催眠曲’;在‘巫山盟’中唱了一首很动听的‘美丽的回忆’;在‘小凤仙’中唱了很有京剧味道的‘大登殿’和‘松柏长青’;还有在‘新红楼梦’中唱了几首关于黛玉的歌,也和饰演史湘云的陈琦合唱了当时很少见的双女声合唱曲‘随风飘荡’。严俊能唱,但在这些早期影片里都没露一手。倒是在电影以外,却和李丽华合灌了两首风趣的非爱情歌曲‘新探亲相骂’和‘兄妹莲花落’,两人连唱带念,满口的京片子,听得人心花怒放。

接着,香港影坛出现了一个有大大眼睛的林黛。严俊看中了她,并且以一部改编自沈从文名著‘边城’的‘翠翠’捧红了她。小姑娘一脚踏了进来,严李的合作马上终止。李丽华当时夥拍的小生多数是黄河和还没胖得厉害的罗维。此外也有一个有意向华语片发展的华南影帝张瑛。李丽华和他拍了一部‘茶花女’,反应挺不错。这位天皇巨星同时也把赵雷和陈厚带进影坛,与赵雷合演了‘喜临门’,也与陈厚合演了‘秋瑾’。这两位小生日后均成大器,同严俊之捧红林黛,李丽华的功绩并不逊色。

合久必分,严俊后来同林黛拆伙。‘邵氏’找了他与玉女尤敏联成一组,一口气拍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马戏春秋’等一系列名片。就在此时,在国泰机构支持下,严俊,李丽华再度携手。‘风雨牛车水’和‘娘惹与峇峇’宣告出炉,并且还拉队到新马拍外景。片子一出,严李在银幕上默契依然,声威重振,就此打下了日后联婚的基础。这两部影片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插曲。‘风雨牛车水’有‘琵琶怨’‘前情’和‘春风秋雨’,其中感人至深的是‘琵琶怨’,从孟姜女唱到秦香莲,万里寻夫的心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作词者是书画家王植波,曾与乐蒂合演过武侠片‘儿女英雄传 ’,演一书生,遗憾的是他后来到台湾参加亚洲影展,与陆运涛等人同机坠毁,英才早逝。

‘娘惹与峇峇 ’的歌曲则富有南洋风味。男女主角合唱了同名主题曲和‘班动’。后者歌名从马来字 Pantun 而来,意即诗歌。这两首歌都由李丽华和杨光灌录,严俊没开腔,虽是可惜,但也造就了李丽华和杨光唯一合唱的机会。此外,李丽华还独唱了一首‘雨后虹光’,流行程度比不上‘娘惹与峇峇’。

在此期间,严李两人游走于‘国泰’与‘邵氏’两大阵营之间,尽显巨星的神通。不过,很多作品皆是‘炒冷饭’之作。‘贵妇风流’改编自‘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游龙戏凤’来自李丽华的旧作‘假凤虚凰’。‘元元红’与白光的‘一代妖姬’雷同。‘吕四娘’也是李丽华四十年代演过的角色。其中成绩较突出的要算是民初装的‘天作之合’,片中插曲很有味道。严李合唱的‘隔簾对唱’尤其是两人最成功的结晶。李丽华独唱的‘雨中人’‘一柱香’和‘梳妆台’等皆可圈可点。比起‘游龙戏凤’中的‘游艇求婚’和‘妹妹我爱你 ’,在品味上高了不知多少倍。而且,还从‘国泰’那儿借来了陈厚和丁皓,阵容可算是鼎盛。

‘游龙戏凤’的另外两首男声歌曲‘一扫光’和‘还是他’,本来是严俊的歌路,不过却找来了江宏代劳,还好,江宏唱来也中规中矩。‘元元红’中的‘了却残生在今朝’和‘寿宴’,还有‘吕四娘’中的‘綵球舞’和‘倾杯乐’都是李丽华的冷门歌,听过的人也许不会太多。

严李这一对,共同点是两个都是千面演员,正派反派,老中少,样样都来,能唱能演,念白尤其了得,听他们的京片子是一大享受。难怪他们这么教我们怀念